游客
题文

植物生理学家对黑藻光合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边是其中的一些实验曲线:
甲                           乙                       丙
(1)甲图中AB段和CD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                
(2)甲图曲线Ⅲ的最强光合作用需要的最低CO2浓度是      mg/l。图中m点为70Lx光照强度下的CO2饱和点,如果提高光照强度,则m点的位置将向      移动。
(3)乙图中30oC时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02         mg/h,如果呼吸作用的原料全部是葡萄糖,则30oC时10小时需要消耗葡萄糖              mg。
(4)乙图中如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的量相比(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比较

(5)下图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乙图中E点相符的一项是 (    )

(6)科学家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图丙为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b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由b转移至C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①~⑦中,具有双层膜的是(填序号),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填序号)。
(2)结构⑥⑦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
(3)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甲表示的物质是
(4)光学显微镜下若观察⑦,需要用染色。
(5)图中②的功能是
(6)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乙、丙、丁三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1)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是一对性对性状,皱粒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使豌豆种子淀粉含量低而表现为皱粒,请回答:
1)相对性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
2)上述实例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
(2)下表1表示豌豆相关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表2中的豌豆品系②~⑤除所给隐性性状外,其余相关基因型均为显性纯合(如品系②为白花黄种皮绿子叶非甜子叶高茎),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若想通过观察花色进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应选的亲本组合是(填品系号);若要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选择品系①和⑤作亲本是否可行?,为什么?;选择品系②和③作亲本是否可行?为什么?
2)要探究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完成实验:
第一年,以品系③为母本,品系④为父本杂交,收获的F1种子的性状表现为

A.黄种皮、绿色非甜子叶 B.黄种皮、黄色非甜子叶
C.绿种皮、绿色甜子叶 D.绿种皮、绿色非甜子叶

第二年,种植F1种子,让其自交,收获F2种子,并对F2种子的子叶性状进行鉴定统计。
,则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不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则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遗传病。
(2)乙病最可能是遗传病,也可能是遗传病。按照这两种遗传方式,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分别是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4)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甲/乙)病的发病风险。

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0~25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2)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 ,原因是
(3)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在短时间内将
(4)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5)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B植物的干重将

谷氨酸脱羧酶是一种催化谷氨酸脱羧为γ-氨基丁酸并释放CO2的酶,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脑灰质中。已知1 mol谷氨酸分解,能产生1mol r-氨基丁酸和1 mol 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下图甲、乙。

甲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乙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
(注:酶浓度固定)(注:反应物浓度过量)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
(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请在图甲中分别画出相应条件下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
(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乙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并说明其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