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一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一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              。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
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请你写出其中一种。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相应结果或结论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了两个问题。
(1)研究燃烧的某一条件。

【步骤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
① B、C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② 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增大容积,保证实验安全外,还有
③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2)研究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某种因素。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均在室温下进行):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2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50.0g
1%
0.1g
9 mL

50.0g
2%
0.1g
16 mL

50.0g
4%
0.1g
31 mL

①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②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如下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
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③ 若用该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某校同学选用下列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名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药品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都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化学方程式是

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     
(2)刚开始加热,澄清的石灰水中立即产生气泡,但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3)继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    

(4分)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填写字母序号)还有什么现象: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是是 (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如图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据图分析:

(1) 与A试管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极,右边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2) 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试管和B试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A︰VB,约等于。(3)写出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