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一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一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 。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 |
设计目的 |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
|
(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请你写出其中一种。
实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相应结果或结论 |
|
|
|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阅读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3水蒸发实验图4电解水实验
(1)同学们先按图1的方式实验,该实验中,大家进行了两次称量,有四个小组得到下列数据,其中有问题的两组数据是(填序号)。
A |
B |
C |
D |
|
盐酸加入Na2 CO3粉末前称量/g |
85.3 |
82.8 |
84.8 |
86.5 |
盐酸加入Na2 CO3粉末后称量/g |
85.3 |
80.6 |
83.2 |
87.8 |
(2)同学们又按照图2的方式实验,当天平平衡后,挤压胶头滴管逐滴滴人盐酸,最终天平的状态是(填序号)。A.左盘高 B.右盘高 C.保持平衡
(3)比较图3和图4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其不同点:;图4中b得到的气体为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①;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变化吗?针对此问题,小王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大;猜想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猜想3: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设计实验]到底哪种猜想正确?小王想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用热的玻璃棒点燃白磷,使其燃烧,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天平最后仍平衡。
[实验反思](1)实验中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的原因是。
小王根据该实验现象,再结合前面所学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的实验探究得出了下列结论:当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请回忆你曾观察、学习过的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
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并回答下表中的问题:
(I) |
(II) |
(III) |
(IV) |
|
现象 |
紫色纸花变红 |
紫色纸花不变色 |
紫色纸花不变色 |
____________ |
分析 |
①实验(III)验证了: 实验(Ⅳ)验证了; ②通过实验(I)、(Ⅳ),可验证酸的一条化学性质是: ③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 说明碳酸,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