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据图分析:
(1) 与A试管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 极,右边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
(2) 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试管和B试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A︰VB,约等于 。(3)写出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每空1分,共5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时,要溶解已称好的NaCl固体,就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⑵进行过滤操作时,除选用上述有关仪器外,还缺少的一种实验用品是,仪器⑤所起的作用是。下列混合物的分离能直接用过滤的方法完成的是(填序号)。
A.从酒精溶液中分离出酒精
B.从浑浊的河水中分离出泥沙
C.从海水中分离出氯化镁
⑶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实验仪器是(填序号)。
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在常温下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氧气。
[设计实验]浩明同学想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物。
(1)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①A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装配该装置时,应选用的仪器除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外,还需要的仪器有(填名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该装置在实验室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依据是、。
(2)用D所示的方法收集氧气,其依据是;收集氧气时,还可以选用法收集。检验D装置试管内收集到中的气体是否氧气的方法、现象及结论是:待D中气体集满后,把试管移出水面,然后
。
(3)C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参与反应的CO2,如果没有连接这个装置,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4)检验B中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方程式 |
①取少量A中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 ②; ③ 。 |
② ③ |
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是碳酸钠。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评价](1)通过上述实验,明明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除了生成Na2CO3和O2,还有可能生成NaHCO3。你认为他的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写出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说说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的是优点。
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下图:
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64,使瓶内压强减少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实验是通过电解水生成氧气和 65,可以说明水是由 66组成的;
C.实验原理与 67(填实验代号)实验相同。
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48b 49
(2)上述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50(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51,所选发生装置中还缺少 52 。
②若B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 53气体,收集该气体可选用 54 装置,检验该气体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55。
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
猜想二:铁>铜>锰;
猜想三:。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
。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
是:。
【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涉及作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