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涉 务①
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攫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與,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②,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之不能相存。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坡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
[注]①涉务:涉及、从事实际事务。②果下马:一种矮小的马,可在果树下行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徒高谈虚论徙:只是 |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堪:胜任 |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纠:纠正 |
D.本为羁旅羁旅:寄居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一组是( )
A.①品藻古今,若指诸掌②出则车與,入则行步 |
B.①肤脆骨柔,不堪行步②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 |
C.①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②晋朝南渡,优借士族 |
D.①体羸气弱,不耐寒暑②多迂诞浮华,不涉事务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士大夫要应世经务,不要白白浪费君王的俸禄。 |
B.这些士大夫缺乏自知之明,都怨恨梁武帝父子偏爱中下层官吏。 |
C.作者以周弘正骑果下马受到朝廷官员的称赞为例来批评时风。 |
D.重视农耕是立国的根本,士大夫只有了解农民的辛劳,才能做好其他事务。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
译文:
(2)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
译文:
(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译文:
文言文阅读
霍光字子孟,剽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剽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中孺扶服叩头,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光坐庭中,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广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诛,其子不在议中。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咸称述焉。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洗沐赐御衣,太仆以軨车迎曾孙就斋宗正府,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而光奉上皇帝玺绶,谒于高庙,是为孝宣皇帝。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曰:“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骠骑将军去病祀。”事下丞相御史,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
——选自《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不相闻闻:听到(音讯)
B因其资性端正如此资性:资质本性
C光甚谊之谊:友好
D咸称述焉称述:称赞,称道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
B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
C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
D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霍光为人沉着冷静、细致慎重,每次从下殿门进出,停顿、前进有固定的地方,郎仆射暗中做了标记一看,尺寸丝毫不差。
B霍去病因为是皇后姐姐的儿子而尊贵得宠。长大以后,就探访询问知父亲是霍中孺,正好任剽骑将军出击匈奴,路经河东郡,河东太守到郊外迎接,他背着弓箭先驱马到平阳旅舍,派手下人迎接霍中孺。
C 霍光坐在朝廷中间,会合丞相以下大臣讨论决定立谁。广陵王已经不用在前,还有燕刺王因谋反而被诛灭,他儿子不在讨论范围中。
D霍光派宗正刘德到尚冠里曾孙家中,让他沐浴以后赐给他皇帝之服,太仆用轻便车迎接曾孙到宗正府用斋,然后进未央宫见皇太后,受封为阳武侯。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
(2)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题2分)。
光颜,字光远。葛旃少教以骑射,每叹其天资票健,己所不逮。长从河东军为裨将,讨李怀光、杨惠琳,战有功。从高崇文平剑南,数搴旗蹈军,出入若神,益知名。进兼御史大夫,历代、洺二州刺史。
元和九年讨蔡,以陈州刺史充忠武军都知兵马使。始逾月,擢本军节度使,诏以其军当一面,光颜乃壁溵水。明年,大破贼时曲。初,贼晨压其营以阵,众不得出,光颜毁其栅,将数骑突入贼中,反往一再,众识光颜,矢集其身如猬。子揽马鞅谏无深入,光颜挺刃叱之,于是士争奋,贼乃溃北。当此时,诸镇兵环蔡十余屯,相顾不肯前,独光颜先败贼。始,裴度宣慰诸军,还为宪宗言:“光颜勇而义,必立功。”
十二年四月,败贼于郾城,死者什三,数其甲凡三万,悉画雷公符、斗星,署曰:“破城北军。”郾守将邓怀金大恐,其令董昌龄因是劝怀金降,且来请曰:“城中兵父母妻子皆质贼有如不战而屈且赤族请公攻城我举火求援援至公迎破之我以城下。”光颜许之。贼已北,昌龄奉伪印,怀金率诸将素服开门待。
都统韩弘素蹇纵,阴挟贼自重,且恶光颜忠力,思有以挠蔑之。乃饬名姝,教歌舞、六博,襦褐珠琲,举止光丽,费百巨万,遣使以遗光颜,曰:“公以君暴露于外,恭进侍者,慰君征行之勤。”光颜约旦日纳焉。乃大合将校置酒,引使者以侍姝至,秀曼都雅,一军惊视。光颜徐曰:“我去室家久,以为公忧,诚无以报德。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为我谢公,天子于光颜恩厚,誓不与贼同生!”指心曰:“虽死不贰。”因呜咽泣下,将卒数万皆感激流涕,乃厚赂使者还之,于是士气益励。
光颜性忠义,善抚士,其下乐为用。许师劲悍,常为诸军锋,故数立勋。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六》,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所不逮逮:赶得上 |
B.光颜乃壁溵水壁:构筑营垒 |
C.相顾不肯前顾:照顾 |
D.贼已北北:败走、败逃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长从河东军为裨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B.光颜勇而义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
C.天子于光颜恩厚涩眼尚于书有味,孤愁殊觉酒无功 |
D.乃厚赂使者还之臣乃敢上璧 |
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城中兵父母妻子\皆质贼\有如不战而屈\且赤族\请公攻城\我举火求援\援至公\迎破之\我以城下 |
B.城中兵父母妻子皆质贼\有如不战而屈\且赤族请\公攻城\我举火\求援援至\公迎破之\我以城下 |
C.城中兵父母妻子皆质贼\有如不战而屈\且赤族\请公攻城\我举火求援\援至\公迎破之\我以城下 |
D.城中兵\父母妻子皆质贼\有如不战而屈\且赤族请\公攻城\我举火\求援援至\公迎破之\我以城下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李光颜勇猛、善用计谋的一组是
①数搴旗蹈军②光颜毁其栅,将数骑突入贼中
③光颜挺刃叱之④悉画雷公符、斗星
⑤誓不与贼同生⑥其下乐为用
A.①③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⑥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光颜天资敏捷矫健,平定剑南时多次拔取敌旗,攻取敌营,出入神速,名声很响,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刺史等。 |
B.讨伐蔡州时,敌军用阵势压制住李光颜的阵营,李光颜只身率领几个骑兵突入敌营,往返冲突,于是全军士气大振,击溃了敌军。 |
C.李光颜命人在缴获的铠甲上全都画上雷公符、斗星,写上“破城北军”,使郾城守将邓怀金非常恐惧,最终不战而降。 |
D.都统韩弘诚心诚意地进献一些美女慰劳李光颜的部队,李光颜却借机激励部队的士气,并让使者将这些美女带回去了。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数骑突入贼中,反往一再,众识光颜,矢集其身如猬。
②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也。治《公羊春秋》,博涉《史》《汉》。汝南许文休入蜀,谓裔干里①敏捷,是中夏钟元常⑦之伦也。
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率雍阉恩信着于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乃以裔为益州太守,径往至郡。阁遂趑趄不宾,假鬼教日:“张府君如瓠壶③,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令缚与吴。”于是遂送裔于权。会先主④薨,诸葛亮遣邓芝使吴,亮令芝言次可从权请裔。裔自至吴数年,流徙伏匿,权未之如也,故许芝遣裔。裔临发,权乃引见,问裔日:“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
裔对曰:“愚以卓氏之寡女,犹贤于买臣之妻。”权又谓裔日:“君还,必用事西朝,终不作田父于闾里也,将何以报我?”裔对日:“裔负罪而归,将委命有司。若蒙侥幸得全首领,五十八已前父母之年也,自此已后大王之赐也。”
权言笑欢悦,有器裔之色。裔出阁,深悔不能阳愚,即便就船,倍道兼行。权果追之,裔已入永安界数十里,追者不能及。
既至蜀,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又领益州治中从事。亮出驻汉中,裔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吏,常称日:“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胥忘其身者也。”其明年,北诣亮谘事,送者数百,车乘盈路,裔还书与所亲日:“近者涉道,昼夜接宾,不得宁息,人自敬丞相长史,男子张君嗣附之,疲倦欲死。”其谈啁流速皆此类也少与犍为杨恭友善恭早死遗孤未数岁裔迎留与分屋而居事恭母如母。恭之子息长大,为之娶买田宅产业,使立门户。抚恤故旧,振赡衰宗,行义甚至。加辅汉将军,领长史如故。建兴八年卒。
【注】①千里:干练。②钟元常:钟繇,字元常,三国魏颍川人,才思敏捷,累迁为相国,工书法。③瓠壶:葫芦。④先主:刘备。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蒙侥幸得全首领首领:脑袋 |
B.深悔不能阳愚阳:假装 |
C.闽遂趑趄不宾宾:宾主 |
D.恭之子息长大,为之娶妇息:子 |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谈啁/流速皆此类也/少与犍为/杨恭友善/恭早死遗孤/未数岁裔迎留/与分屋而居/事恭母如母 |
B.其谈啁流速/皆此类也/少与犍为杨恭友善/恭早死/遗孤未数岁/裔迎留/与分屋而居/事恭母如母 |
C.其谈啁流速/皆此类也/少与犍为杨恭/友善恭早死遗孤/未数岁裔迎留/与分屋而居/事恭母如母 |
D.其谈啁/流速皆此类也/少与犍为/杨恭友善恭/早死遗孤未数岁/裔迎留与分屋/而居事恭母如母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裔博览群书,别人对他的评价很高。从他一系列的事件,可以看出,他的确是位贤德的人才,与他只有一面之缘的孙权和他交谈后都面露器重之色。 |
B.张裔自从到东吴,几年来一直流放隐居,孙权并不知道他这个人,故此准许了邓芝的请求放还丁张裔。在张裔走后,孙权才最终悔悟,派人追留张裔,但是已经来不及。 |
C.诸葛亮识张裔之才,并委之重任。张裔尽心尽妄,赏罚分明,深受百姓爱戴,最终也像诸葛亮一样,劳心劳力,疲倦而死。 |
D.张裔是个大善人,将好友杨恭的孤儿视如己出,竭尽全力将他抚养长大,助他成家立业;在家族内外,他扶弱济困,十分讲义气。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还,必用事西朝,终不作田父于闾里也,将何以报我?
译文:_
(2)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胥忘其身者也。
译文: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禭①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馀万,须陀所统才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馀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燿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稍移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馀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禭:向死者赠衣被。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遁:撤军 |
B.即斩关纳外兵纳:容纳 |
C.策其马谢世充谢:告别 |
D.走宋金刚于介休走:使……走,击退 |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馀屯 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③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⑤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 | B.②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 |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昭陵。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2)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湛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 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亲 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咸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 御之备,悉举行之。时 岁 饥 民相聚为 盗所在蜂 起或请以 兵击之良 淳曰民岂 乐为盗哉 时艰 岁旱故相 率剽掠苟 活耳 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者众缚以献。有掠人货财诣其主谢过而还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 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囷以应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大兵至,军其东西门。先是,朝廷遣将吴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 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门纳外兵,兵入城呼曰: “众散,元帅不杀汝。”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阁自经。有兵士解救之,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犹可求生。”良淳叱曰:“我岂逃生者邪?”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 (节选自《宋史·赵良淳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而未尝干人荐举 干:请求。 | B.初以荫,为泰宁主簿 荫:功绩。 |
C.江西剧邑,俗尚哗汗 尚:盛行。 | D.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 身:自己。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 |
B.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 |
C.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 |
D.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良淳具有良好的素养和才干。他身为丞相赵汝愚的曾孙,自小师从同乡饶鲁,养成立身处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所到之处都以干练而有治理才能著称。 |
B.赵良淳主管分宁县时多方改变当地不良习俗。他一方面礼尊敦厚孝顺的人,力求为百姓树立榜样;一方面对极为桀骜不驯者绳之以法,习俗因此稍有变化。 |
C.赵良淳主管安吉州时善于解决聚众哄抢事件,当时正值粮荒,抢劫之事频繁发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镇压,命令僚属晓以大义,以致有人交还了抢掠去的财物。 |
D.赵良淳面临危难时能够舍生取义,在安吉防守战中,吴国定打开南门让敌兵涌入。良淳见大势已去,让兵士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却不愿逃命,自杀而死。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
(2)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