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将一块薄玻璃板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等长等大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蜡焰和像到玻璃板的___________关系;两段等长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蜡烛和像_________关系;
(2)在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上一个光屏,那么在光屏上_________ __(“能”或“不能”)接收到A蜡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3)若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完全与A重合,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在放置时没有做到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 、 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移动 蜡烛寻找点燃的 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 (选填“ “或“ “ 蜡烛一侧观察。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次实验中,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同一长方体木块,使其在同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 面积大小 的关系,甲图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
如图1所示为某型号室内电加热器,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挡位,额定电压为 ,高温挡和低温挡功率分别为 和 ,简化电路如图2所示。
(1)使用电加热器时,要插入三孔插座,是为了将金属外壳与 相连,当开关 闭合、 断开时,电加热器处于 温挡。
(2)请计算电阻丝 的阻值和通过电阻丝 的电流。(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在额定电压下,使用高温挡工作3小时,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小柯在课外活动时,偶然将两个弹性球叠放在一起同时自由下落,发现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大于下落的高度。于是,他想探究同一个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两个弹性球下落的高度有关;②与下面弹性球的质量有关;③与下面弹性球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柯选取了质量为 的 球作为上面的反弹小球,用体积相同的 、 、 三个球分别作为下面的弹性球,如图所示, 、 两球质量相同但材料不同, 、 两球材料相同但质量不同,小柯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
下面弹性球 |
质量 |
下落高度 |
球反弹高度 |
1 |
|
0.5 |
0.9 |
1.6 |
2 |
1.1 |
1.9 |
||
3 |
1.3 |
2.1 |
||
4 |
|
0.5 |
0.9 |
1.7 |
5 |
1.1 |
2.0 |
||
6 |
1.3 |
2.5 |
||
7 |
|
0.8 |
0.9 |
2.2 |
8 |
1.1 |
2.3 |
||
9 |
1.3 |
2.8 |
(1)小柯实验选取的测量工具有电子秤和 。
(2) 球下落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它的 能。
(3)比较三次实验序号 ,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下面弹性球的质量、材料等条件一定时,下落高度越高,上面弹性球反弹的高度越高。
(4)比较实验序号4、7(或5、8或6、 ,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下面弹性球的材料、下落高度等条件一定时, ,上面弹性球反弹的高度越高。
(5)为了探究猜想③,除了选取 球作为上面的反弹小球外,还应在 、 、 三个弹性球中选择 两球进行实验。
(6)实验表明,每次所测 球反弹的高度总比下落高度要高,是因为在两球碰撞时下面弹性球对上面 球做功,使 球机械能总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这一现象 (选填“违背”或“不会违背” 能量守恒定律。
小华观察家中手电筒,发现里面只有一个小灯泡,其额定电压为 .他想测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请在图1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 (选填“左”或“右” 端。
(3)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电压表示数约为 ,则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小灯泡 (选填“短路”或“断路” 。
(4)排除故障后,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
电压 |
电流 |
电功率 |
1 |
1.0 |
0.30 |
0.30 |
2 |
1.2 |
0.42 |
0.50 |
3 |
1.5 |
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 ,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当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
(5)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其电阻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