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简要写出第二步以后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1)实验材料和用具: ①新鲜的玉米粒 ②烧杯 ③记号笔 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⑤清水 ⑥量筒 ⑦红墨水
(2)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用记号笔标上A和B. 。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两个烧杯中玉米粒的着色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长势一致的萝卜幼苗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2株。
②配制四组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A=2.500mg/L、B=3.125mg/L、C=4.165mg/L、D=6.250mg/L。
③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分别处理四组萝卜幼苗,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对幼苗叶绿素含量测量数据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随着萘乙酸浓度的升高,萝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逐渐。
(2)有人指出本实验的操作步骤①、②均存在缺陷,不仅无法证明萘乙酸的作用,也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①;②。
(3)本实验还获取了不同浓度萘乙酸对样品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注:E用等量蒸馏水处理):
处理 |
样品鲜重(g) |
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mg/g) |
A |
0.51 |
11.05 |
B |
0.51 |
11.03 |
C |
0.56 |
10.82 |
D |
0.54 |
10.06 |
E |
0.61 |
9.97 |
由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组别是。表中数据(是/否)支持萘乙酸能够增高萝卜幼苗单位重量中蛋白质含量,原因是。欲确定使用萘乙酸的最适浓度,应该在浓度范围内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其精确值。
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
(1)该植物的种皮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且 AA和Aa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 (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下图1表示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情况。
①亲本的基因型为。
②F2代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共有种,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
③若用F1代植株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所得子代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表现型比例为黑色:黄褐色:白色=。
(2)该植物的普通植株因抗旱能力弱致使产量低下,为了提高抗旱性,有人利用从近缘物种得到的抗旱基因(R)成功培育出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
①实验者从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两个R基因的植株,让这些植株自花传粉。(注:上图2中黑点表示R基因的整合位点,假定R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I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II类型。
②实验者还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一个R基因的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且R基因只能整合到上述两对种皮颜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其自花传粉,若子代种皮颜色为黑色和黄褐色的植株全都具有高抗旱性,则R基因位于基因所在染色体上;若子代种皮颜色为色的植株都不具有高抗旱性,则R基因位于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
为提升大棚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的产量,科研人员检测并比较了6月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曙光油桃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露地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早晨Pn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至10 时左右Pn 出现第一次高峰;之后出现“午休”现象,到达低谷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细胞中能产生[H]的场所有。
(2)大棚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在上午10时Pn 却处于低谷,其主要原因是;光合“午休”现象相对不明显,其可能的原因是。若遇阴天, 大棚内油桃Pn第一次峰值将较晴天(提前、推迟)。
(3)根据图中曲线分析,提高大棚栽培曙光油桃的产量措施有;此外施用有机肥料也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原因是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提高。
下图1、2分别为植物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3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图1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有(填标号),蓝藻与图1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2)图2细胞是由细胞增殖分化而成。该细胞产生的抗体在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生物膜为(填标号)。
(3)图3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有(填字母),具有染色单体的有(填字母),D细胞的名称为。
γ-氨基丁酸(GABA)是具有降血压、抗焦虑等功能的水溶性氨基酸。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白方腐乳在前发酵、盐腌和后发酵过程中GABA的含量变化,为寻找生产富含GABA腐乳的工艺奠定基础。实验步骤如下:
①豆腐白坯表面接种毛霉孢子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48h,获得毛坯。
②将毛坯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盐腌5d。
③腌制后加入卤汤,置于28℃恒温箱中后发酵90d。
④分别采集各时段的腐乳坯样品,测定GABA含量,结果如下。
请分析回答:
(1)通常含水量为左右的豆腐适合做腐乳;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2)前发酵过程中,毛坯的GABA含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3)步骤②中,加盐腌制的正确方法是。此过程腐乳干重中的GABA含量下降,一方面与食盐抑制毛霉生长,酶活性降低有关;另一方面部分GABA会而导致测定值减小。
(4)后发酵过程中,GABA含量再次增加的原因是,后发酵d后的白方腐乳出厂销售比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