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 |
B.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 |
C.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也是A:T:G:C:=1:2:3:4 |
D.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为A:T:G:C=2:1:4:3 |
右图示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实验,处理如下:①切去尖端;②用不透光纸遮住尖端;③不做任何处理;④在左侧插入云母片;⑤在右侧插人云母片;⑥用彼此不相连的两块琼脂片把尖端与下部隔开;⑦垂直向下插人云母片将尖端完全隔成两半;⑧横向插入云母片使尖端与下部完全断开。其中能向光源方向弯曲的是()
A.③④⑥ | B.①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④⑥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虽然成分是相同的,但用法和用量均不相同 |
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应该用解离液对根尖进行解离,然后选择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
C.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画有色素滤液线的滤纸条在层析液内经层析,出现四条色素带,其中最宽的是叶绿素b |
D.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并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
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还原糖 |
C.实验可以说明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
D.实验可以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在某一时刻,将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某C3和C4植物移入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其他条件不变),图表示的是其体内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大致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代表C3植物,b、d代表C4植物 |
B.a、d代表C3植物,b、c代表C4植物 |
C.b、c代表C3植物,a、d代表C4植物 |
D.b、d代表C3植物,a、c代表C4植物 |
诱导酶的总量约占细胞蛋白质含量的10%。通过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可最经济地利用营养物质,并做到“既不缺乏也不剩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谓“既不缺乏也不剩余”指的是酶合成的调节,并不包括酶活性的调节 |
B.诱导酶的合成只受环境中诱导物的调节 |
C.通过改变生物膜的通透性来调节物质出入细胞,可实现人工对酶活性的调控 |
D.细菌在调整期主要是合成诱导酶,细胞一般不分裂,代谢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