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请赏析“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的的妙处。(3分)
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诗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 行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
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三层含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除夕之夜,诗人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这一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话“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 。为什么说“愈有意味”?请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醉歌(其九)
汪元量
南苑西宫棘露牙,万年枝①上乱啼鸦。
北人②环立阑干曲,手指红梅作杏花。
注:①汪元量:南宋诗人。②万年枝:冬青树。③北人:这里指元朝士兵。
前两句诗描写了一种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在第四句集中写一个细节,有何深意?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释: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形象?这一形象具有什么特点?
(2)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