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读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公布的“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完成问题。
表一

粮食危机类型
国家
粮食危机产生原因
粮食总产量严重缺口
伊拉克
冲突和动荡
大范围粮食获取困难
阿富汗
冲突和动荡
朝鲜
经济制约和a
局部严重粮食不安全
孟加拉国
a和台风
印度尼西亚
泥石流、a和地震
尼泊尔
市场渠道不畅,冲突和a
巴基斯坦
动荡和a
斯里兰卡
冲突
东帝汶
内部流离失所等

根据表格中相关国家的地理特征,推断字母a代表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世界油价上涨 B.人口增长 C.全球变暖 D.洪涝

关于表格中的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A.表格中有五个国家位于南亚
B.表格中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农业地域类型大多数为水稻种植业
D.人口增长模式均为“高-高-低”型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它地区的日期不同,回答下列各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N,45°W B.20°S,45°E
C.20°N,45°E D.20°S,45°W

该日正午北京物体影子的朝向是

A.正南 B.西南 C.西北 D.正北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AB为晨线
②AB为昏线
③此时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是70°N及其以北地区
④此时出现极夜的纬度范围是70°S及其以南地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
B.该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虚假城市化”现象明显
C.图示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大量供应国际市场
D.该图所示的河流流量大,每年定期泛滥,给中下游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石质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沙尘暴

下列地质地貌景观,最有可能在上图中甲地发育的是

①②③④

A.① B.② C.③ D.④

对植物来说,同类植物由于生长状况、健康程度不同,其反射率也有较大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在遥感彩色红外线图片上能把健康的和受病害的松树区分开来,其原理是

A.健康松树的反射率在任何波段都高于病害的松树
B.健康的松树在0.4~0.76微米波长范围内反射率高于有病害的松树
C.在波长0.8~1.4微米范围内有病害松树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健康的松树,病害越重,
此波段反射率越低
D.在波长大于1.6微米时,健康松树的反射率高于有病害松树

松树属针叶林,要把松树与阔叶林区分开可利用

A.GIS技术 B.RS技术 C.GPS技术 D.计算机技术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乙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甲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乙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C.甲、乙人口重心迁移方向大致相反
D.乙人口重心大约向北迁移1°

我国汉族人口重心位于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东部沿海 D.华北平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