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1)请在如图所示电路图的圆圈内标出电表类型,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物图连接好。

(2)在开关闭合前,应将如图14所示电路图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___端。
(3)若闭合开关灯不亮,但电压表示数大约等于电源电压,此时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
(4)如果电源电压未知但保持不变,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m,只允许使用两只电表中的任意一只,你能测出灯泡的电阻吗?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写出需测的物理量和RL的最终表达式。需测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L的最终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将一根长约30cm的钢锯条一端紧压在桌面的边沿,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锯条使它振动,可以听到钢锯条发出的声音,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它的顶端,可以观察到钢锯条振动快慢发生了变化,同时听到的声音也不同.
(1)此实验用于探究声音的 之间的关系.
(2)若要继续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时应让保持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 (选填“不变”或“改变”),用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度拨动钢锯条,同时听钢锯条发出声音的,比较后得出结论.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_________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看上去,蜡烛B好像点燃似的,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
(3)下列操作中能证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的是()
A.手指放在B蜡烛的火焰上不会被烧疼;
B.在蜡烛B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没有出现像
C.在玻璃板后贴一张黑纸,从玻璃板前仍能看到像
D.将玻璃板移开,像消失了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①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②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在“用天平测质量”的实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2)如果测量某物体的质量,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9所示,天平横梁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克。

(3)小华发现50克的砝码有些磨损,那么他测出物体的质量比物体真实的质量要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时的规律,他做了如图4(a)、(b)、(c)所示的三次实验。仔细观察图中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a)或(b)或(c)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a)和(b)和(c)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 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所示),其中在B上应放置 .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
(4)若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要较快在光屏上形成 一个放大的像,你认为该怎么做?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______(填“暗”或“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