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X)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

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而乙不能积累。请回答:
(1)根据上述资料可推论:甲中酶______的功能丧失;乙中酶______的功能丧失,甲和乙中酶______的功能都正常。由野生型产生甲、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______(同一、不同)菌体中的不同______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来生产中间产物1,则应选用______(野生型、甲、乙)。
(2)将甲、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其原因是______。
(3)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中X含量过高时,其合成速率下降。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______,使X排出菌体外。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技术。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使小鼠产生分泌相应的淋巴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
(3)融合细胞经HAT培养基培养目的是,克隆化培养并进行专一性抗体检验筛选的目的是。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

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子,下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过程,②表示的是过程,图示过程所用的生物技术是
(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哪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未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
(3)对植株甲用处理,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l、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6种限制酶识别的序列特点,其不同点是:,共同点是:
(2)限制酶的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是一样的。(填限制酶的序号)
(3)在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时,不能使用EcoR I切割的原因是
(4)如果用限制酶HindⅢ与BamHI和DNA连接酶将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时,则此过程可获得种环状DNA。(只考虑质粒和目的基因之间的连接)
(5)图2中的外源DNA用限制酶②和⑥同时切割,能产生种DNA片段。
(6)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后,不能影响质粒的
(7)如果要初步筛选出导入上述重组质粒的某种细菌,则应该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

下图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过程需要的酶有,图中A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和复制原点。启动子的作用是
(2)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T-DNA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图中②过程的方法称为
(3)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检测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
(4)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是否表达出产物从分子水平角度可根据实验。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图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①~④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则羊属于。属于自养生物是(填图中序号)。
(2)从图中可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4)生态系统成分中除了上述图解中的成分外,还包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