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下列地点:北京(39º54ˊN)、新加坡(1ºN)、汕头(23º26ˊN)、海口(20ºN),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的排列是:
A.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 |
B.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 |
C.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 |
D.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 |
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
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
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
D.多数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
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
A.地形、气候 | B.人口、资源 | C.工农业发展水平 | D.科学技术 |
河流的冲积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适宜人类居住 |
B.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呈块状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 |
C.河流上游聚落选择在地势较低处,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则在地势较高处 |
D.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均匀 |
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
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 B.岩石圈底部 | C.莫霍界面 | D.软流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