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图片。

请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两个历史事件分别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2)图中B段(1900年-1920年),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请列举史实两例。
(3)从B段转为C段“升出一片光明……”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什么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下列是某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的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些文字资料和历史图片,他们根据这些材料进行了生生互动,合作学习,请你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解答下面的一些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写出一例李鸿章在该事件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2)材料二是与中国近代某一政党相关联的两幅图片。写出这一政党的名称、建立者、建立的时间和地点及政党的性质。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两位先生”指什么?运动中将反封建斗争锋芒直指什么?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你能看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学西方方面有什么特点?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为该历史兴趣小组的活动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从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主席亲自奠基,直至1958年5月1日正式落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耗时最长的大型艺术项目。历史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其中的三幅浮雕。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虎门销烟。请问这件事件领导者是谁?为什么把它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系列浮雕中的第一个内容?
(2)图二再现了金田起义的壮丽场景,领导这场起义的历史人物是谁?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历史上它曾有多个名字,太平天国在这里定都后,将其称作为什么?
(3)图三为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这次革命的旗帜是什么?(2)请写出这场革命最主要的功绩
(4)起义胜利后全国各地纷纷独立,不久成立了哪一政权?该政权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思想变革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请回答:
(1)文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中,哪些历史人物的思想认识分别达到了“器物层面” “制度层面” “观念层面”?(每一层面人物举二例即可)
(3)任选“自强”“变法”“革命”一个事件,分析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
(2)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3)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两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每例10字以内)。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