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二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请完成:
(1)材料一指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材料二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概括这两次会议在意义上的共同点。
“古代文明的每一个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都是一种独特的类型。但我们应该承认它们还具有某些共性。”——斯塔夫里阿诺斯
(1)结合所学知识,上古亚非文明在自然地理环境上有何“共性”?
(2)古代两河流域有着独具特色的奴隶制文明,有一部法典是其典型代表,这部法典哪一国王制定实施?在世界历史中又有何地位?
(3)中古时代的欧洲,建筑体现出文明的“个性”,下图建筑始建于何时?其建筑风格有何特点?
(4)面对世界各种文明的共性与独特的个性,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及其游记,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被认为是神话,被当作“天方夜谭”。但《马可·波罗游记》却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宗教的谬论和传统的“天圆地方”说;同时《马可·波罗游记》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英国的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和约翰逊、马丁·罗比歇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以后,纷纷东来,寻访中国,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百度百科
材料二:
材料三:经常的交往一般都是通过和平的途径。生产技术、各地特有的物产、艺术品以及文字、科学知识、思维、宗教信念等,都在日益扩大的范围内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而直接、间接的交流。暴力交往不可能成为经常采取的方式,它是间歇性的,具有破坏性的,但一次猛烈的冲击过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对封闭状态的重大突破
——《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总结《马可·波罗游记》与15世纪欧洲航海事业有何内在联系?并根据材料一指出划线部分“新时代”的涵义。
(2)根据材料二图片信息,举例说明材料三中“暴力交往……是对封闭状态的突破。”
(3)根据材料三概括:历史上人类文明交流有哪些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执政官)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候选资格无任何财产、等级和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贵族会议丧失一切政治权利,只处理与宗教有关的事物。公民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允许公民就任何问题自由发言(无论违法与否),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都不能离开公民大会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
——伯里克利改革内容
材料二: 评价古典希腊,不应看它哪些没有做到,而应看它做了什么。自由探索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与实践,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构成了古典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三:我也是民主的坚定信仰者,我们做了正确的事——尊重苏格兰民族党在苏格兰议会的多数席位,并且给苏格兰人民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我要对支持独立的人们说:我们听到了你们的声音……它有力地展现了我们古老民主制度的力量与活力,将为世人所铭记。
——英国首相卡梅伦苏格兰公投结束后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所述,归纳总结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古典希腊文学方面的“光辉遗产”,并写出作者。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在民主政治方面雅典“哪些没做到”?结合材料二的观点,评价希腊民主政治应采取怎样的方法。
(4)根据材料三指出,苏格兰公投展现了古老民主制度怎样的力量与活力。
(1)观察下图,将下列历史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中:
A 穆罕默德建国之地
B 伊斯兰教圣地之一
(2)据图指出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文明交流中有何作用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