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懈的追求。某校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准备以“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分旧、新中国两个阶段进行知识梳理、资料搜集和问题探究,请你来参与。
旧中国的民族工业
(1)下列是该历史学习小组设计的“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简表”,请你将空格处补充完整。

时 期
发展状况
主 要 原 因

到清朝末年
萌芽
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②▲ 
内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外因:        ▲             
“一战”以后
再度受挫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抗战胜利后
萎缩
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旧中国的民族工业艰难曲折,总的来说比较落后,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你知道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吗?
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3)下列是该历史学习小组搜集的“新中国工业建设成就”的图文资料,请认真观察阅读,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由图一中“一五”期间的工业建设成就来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②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十年,新兴的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了。图二中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发生在哪一年?谁为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③图三和图四中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工业增长情况,应归功于1985年开始实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和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   ▲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4)综观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美国历史,是由一次华盛顿领导的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于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危机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当时阻碍国内统一的问题是什么?(1分) 制度问题指的又是什么?
(3)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这次“战争”具有什么显著特点?其胜利给美国带来什么深远的影响?
(4)综观美国崛起的历程,并结合材料,谈谈对我国发展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三近代中国已经有以俄为师的思潮,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国内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对苏联的模仿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使新中国度过了最初的难关,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许远远大于它的好处。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终于开始了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具体行动。
请回答:
(1)材料一列宁所说“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指哪次革命?
(2)材料二中是谁使"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种模式又称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对苏联的模仿”使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了哪些失误?是谁使中国开始“告别过去迎接未来”?他为此作出了什么具体行动?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到什么启示?

“美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不过200多年前,他也是一个受英国奴役的国家,在获得独立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美国又进行了一场艰巨的战争。有人说:如果没有这两次战争,美国的现在是什么样还很难说清楚”。
据此回答:
(1)、材料中美国发展史上的“两次战争”指的是什么?这“两次战争”中领导美国人民赢得胜利的杰出人物分别是谁?
(2)这“两次战争”中颁布了哪些重要文献?
(3)这“两次战争”的性质分别是什么?对美国历史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百多年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他是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发明家,一生共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他的名言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主要是指谁的什么伟大贡献?
(2)材料二中的“发明大王”是谁?他的最伟大发明是什么请列举这一时期开发的两种新能源?
(3)材料三中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哪个行业的飞速发展?这些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顺序错一个,不给分)图三和图四分别以什么为动力机器?

认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英德等列强舆论大肆鼓吹战争,公然叫嚣“战争是万事之父”“是一种拯救人类的事业”。1913年,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地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材料二: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材料四:战争损失统计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30多个
15亿多
3000多万
3400亿元

结合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英、德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哪两个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此可以看出战争的性质如何?
(2)材料二中的事件我们称之为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事件与一战的关系?
(3)通过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谈谈你的感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