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在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滴入2~3滴酚酞试液 |
无色酚酞 (变色或不变色) |
水________使无色酚酞变色 |
在试管里盛有少量的浓氨水,小心的闻氨水的气味,再在盛氨水的试管里滴入2~3滴酚酞试液 |
浓氨水 气味, 无色酚酞 |
浓氨水易______,浓氨水_____使无色酚酞变色 |
在小烧杯A中加入20mL的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水。再用一只大烧杯将A、B两烧杯罩在一起 |
A烧杯中溶液_________ (变色或不变色) B烧杯中溶液_________ (变色或不变色) |
|
"潇湘"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铁快速生锈进行了创新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如下图.
实验操作如下:
①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
②用锥形瓶收集一瓶氧气,塞上胶塞.在烧杯中倒入少量滴有红墨水的水(水不要加太多,没过导管末端即可).
③打开胶塞,向锥形瓶中快速加入
饱和食盐水、
铁系脱氧剂(主要成分是活性铁粉).塞上胶塞,捏住乳胶管,轻轻摇晃锥形瓶,使悬浊液均匀挂在锥形瓶内壁上.
④将导管放入烧杯中.1分钟后,观察到导管中红色液柱高度超过
,锥形瓶内壁呈红褐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组装好仪器后,立即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2)查资料得知,步骤④中红褐色固体为
,它由生成的
与氧气、水反应而来,写出生成红褐色固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判断与评价,你认为不太合理的是。
A. | 实验中用红墨水是便于观察 | B. | 实验用氧气代替空气,毫无意义 |
C. | 实验用铁钉代替系脱氧剂,实验效果会更好 | D. | 加入饱和食盐水可加快铁生锈的速度 |
实验小组发现,隔段时间做实验用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了一层"白膜"。
(1)此"白膜"的主要成分是;
(2)对该溶液是否全部变质,同学们提出的假设有:
假设一:该溶液部分变质假设二:该溶液全部变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需要写出实际步骤和现象,得出结论)
某班同学用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实验操作如图:
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色.
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凝,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
猜想二: 和
猜想三: 和
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溶液 |
猜想二成立 |
【反思交流】
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B.倒入废液缸C.带出实验室.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做出猜想】①可能是
:原因是石灰水与空气中的
反应.
②可能是:原因是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③还可能是.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少量的水、震荡,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于是他得出白色粉末是
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呈红色 |
白色粉末中 |
②往上述试管残留的白色固体中加入 | 白色粉末中含有
|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是正确的.
【拓展反思】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员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溶液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a.密封保存b.使用前临时配制c.禁止使用该试剂.
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
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
;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
和
;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
、
和
。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1)取该滴瓶内溶液烧了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 酚酞试液 |
证明猜想Ⅳ成立 |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
同?(选填"是"或"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