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0,-6)、(1,0)和(-2,-6)三点.
(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求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
(3)若点A(m-2n,-8mn-10)在此二次函数图象上,求m、n的值.
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为圆上一点,AD和过点C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点D,AD交⊙O于点E.
(1)求证:AC平分∠BAD;
(2)若CD=3,AC=6,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如图,一扇窗户垂直打开,即OM⊥OP,AC是长度不变的滑动支架,其中一端固定在窗户的点A处,另一端在OP上滑动,将窗户OM按图示方向向内旋转35°到达ON位置,此时,点A、C的对应位置分别是点B、D.测量出∠ODB为25°,点D到点O的距离为30cm.
(1)求B点到OP的距离;
(2)求滑动支架的长.
(结果精确到1cm.参考数据:sin25°≈0.4,cos25°≈0.9,tan25°≈0.5,sin55°≈0.8,cos55°≈0.6,tan55°≈1.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我市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售量较好的肉馅粽、豆沙粽、红枣粽、蛋黄馅粽(以下分别用A、B、C、D表示这四种不同口味粽子的喜爱情况,在节前对某居民区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多少人?
(2)将不完整的条形图补充完整.
(3)若居民区有8000人,请估计爱吃D 粽的人数?
(4)若有外型完全相同的A、B、C、D粽各一个煮熟后,小王吃了两个,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他第二个吃到的恰好是C粽的概率?
数学课上,老师和同学们对矩形纸片进行了图形变换的以下探究活动:
(1)如图1,若连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Rt△ADC可由Rt△ABC经过旋转变换得到,这种旋转变换的旋转中心是点、旋转角度是°;
(2)如图2,将矩形纸片ABCD沿折痕EF对折、展平.再沿折痕GC折叠,使点B落在EF上的点B′处,这样能得到∠B′GC.求∠B′GC的度数.
(3)如图3,取AD边的中点P,剪下△BPC,将△BPC沿着射线BC的方向依次进行平移变换,每次均移动BC的长度,得到了△CDE、△EFG和△GHI(如图4).若BH=BI,BC=a,则:①证明以BD、BF、BH为三边构成的新三角形的是直角三角形;②若这个新三角形面积小于50,请求出a的最大整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