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C水浴保温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加入 ,与1号试管起 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 两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用鼠A、B做如图甲实验,图乙反映的是鼠先后接种同种疫苗后,血液中产生抗体的情况.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1)图甲所示实验中,A鼠的作用是.
(2)通过接种S疫苗,使鼠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这种免疫叫做免疫.
(3)仔细观察、分析图乙,在以下2小题中选作1题,.
(a)图甲所示实验中,B鼠注射S疫苗后的第2天,给B鼠注射S病原体,发现B鼠死亡,则原因是:;
(b)我们接种某些疫苗,有时不只接种一次,会隔一段时间再接种该疫苗,请你作出合理解释:.
某班同学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进行如下研究,据题意回答问题:
(1)小宁同学用图一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各插一支温度计,密封三四个小时后,观察结果:甲中温度比乙中温度高,由此得出实验结论是:.能正确反应图一甲保温瓶中种子的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是图三中(填序号).
(2)小静同学用图二装置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将四组相同装置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环境中,记录不同温度环境下每分钟产生气泡个数(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氧气的释放量越多,气泡数目越多),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实验变量.为了保证该实验科学性,除了多次重复实验,还要注意实验中只许一个变量,其它的条件要相同,如等都要相同(写一个即可).
模拟实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基本做法为:用30颗白围棋子,10颗黑围棋子按一定原理装入两纸盒中,每次从两纸盒中各摸取一颗围棋子,记录白白、黑白的组合数量如下表,请分析作答:
分组模拟实验结果统计记录表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5组 |
6组 |
7组 |
8组 |
9组 |
10组 |
合计 |
比例 |
|
白白 |
2 |
6 |
3 |
5 |
4 |
9 |
6 |
5 |
7 |
5 |
||
黑白 |
8 |
4 |
7 |
5 |
6 |
1 |
4 |
5 |
3 |
5 |
(1)图甲是人体体细胞内一对性染色体组成,表示的性别为,a染色体在模拟实验中应该用色围棋子表示,a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能通过传递给后代.
(2)在做数据统计分析时,上表中第6组的数据应该(保留/舍弃).
(3)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选用透明塑料盒 B、记录完后放回原纸盒并摇匀
C、取棋子时不看﹣﹣盲摸 D、在一纸盒中放入数目相等的黑白棋子
(4)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5)某遗传病的家庭图谱如图乙,导致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只位于a染色体上,检测发现6号携带了这种致病基因,请分析该致病基因来自于1代号.
(6)图乙中4号和5号再生一个女孩的可能性(>50%、<50%、=50%).
分析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切除狗的胰腺,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病人的一些症状.
实验二: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部分萎缩,只有内部的一团团细胞﹣﹣胰岛活着,这时,狗的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
(1)实验一和实验二进行对照,变量为.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测可答:.
实验三:将胰岛细胞提取液注射进切除了胰腺的狗的血液内,其糖尿病症状得到了缓解.
实验四:将胰岛细胞提取液饲喂切除了胰腺的狗,其糖尿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
(3)从实验三和实验四的现象中可获取哪些有用信息?、.(写两点即可)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基本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将玻璃钟罩同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其它保持不变.
(2)"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作用消耗体内贮存的有机物.
(3)实验过程中,叶片颜色的变化是,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依次为.
(4)若"二氧化碳不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则在其它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预测实验结果是:.
(5)光合作用所需原料还有,是通过输导组织:运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