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二)《论语》(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⑤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划线字意思。(4分)
①不亦乎(   ) ②温而知新(  ) ③人行,必有我师(    ) ④ 学而习之(   ) 
下列划线词中“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学时习之 B.人不知不愠 C.温故知新 D.择其善者从之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请从上述四则中任选一则谈体会。(2分)
我选第      则,我的体会是: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鲍君》一文,完成小题。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①罝(jū):网,用以捕鸟兽。②息:平息。
按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⑴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以鲍鱼置罝中而()②之以为神()
③问其()④人为说()
⑵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昔有人设罝以捕獐

A.以啮人(《捕蛇者说》) 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D.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阮裕焚车
阮光禄在剡①,尝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遂焚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②何……为:干什么。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有好车⑵意借而不敢言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意欲借不敢言

A.吾有车使人不敢借 B.学不思则罔
C.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 D.其家甚智其子疑邻人之父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请你说说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1)项为之(2)作青云白鹤
(3)正浓: (4)数十: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文中出现了几个成语,请写出其中两个:
细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能够体会到如此多的乐趣?

田单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①。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①车轊(wèi):车轴头。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2分)
①皆以轊折车败:②期年不克:
③各城九里而为垒去:④南面而耳王:
下列句中的“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陋之有 B.将军宜枉驾顾之
C.辍耕之垄上   D.怅恨久之

翻译下列句子。(2分)
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
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2分)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答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 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 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 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下列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行卜,卜者知其指意陈胜、吴广谋曰
B.陈胜、吴广皆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C.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乃丹帛曰:“陈胜王”
D.卜者知其意皆目陈胜

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

A.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这也是当时的历史背景。
B.“等死,死国可乎?”表现了陈胜、吴广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极度忧虑。
C.陈胜、吴广都认为,如果“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应该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D.陈胜、吴广为发动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置书鱼腹”、“篝火狐鸣”,这表现了他们的卓越智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