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穿越时空隧道,我们来到了秦国,大改革家商鞅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你现在就是商鞅,请你代为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1)记者问:秦国要想富裕,怎样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2分 )
商鞅答:                                                      
(2)记者问:国家富了,怎样才能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实现强兵呢?
商鞅答:                                                      
(3)记者问:你打算怎样帮助秦孝公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呢?
商鞅答:                                                      
(4)采访完毕后,请你说说商鞅变法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以动辄百万计。
———宋高宗
材料三:“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请回答:
⑴ 根据材料一回答,经济重心的南移何时开始何时完成?国家的财政收入特别来自于何地?
⑵材料二中的市舶指什么?当时世界的大商港有哪几个?“市舶之利”在当时的财政收入中占有什么地位?
⑶材料三中元世祖发展农业采取了那些措施?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其中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列举隋唐时期在科技方面领先于世界的主要成就。
(2)唐朝的先进文化吸引了众多使者,其中日本的法师到中国游历9年,被誉为日本的玄奘。举例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课本回答:南方经济突飞猛进的原因是什么?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出当时哪种农作物的产量居首位?
(2)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随着南方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到什么时候最后完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唐太宗的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因为这样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请举一例说明唐太宗时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2)材料一中辽政权的位置是(填字母),B处政权的建立者是。其中A政权和D政权订立的盟约是什么?该盟约的签订历来充满争议,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盟约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 A、B、C三处的地名分别是。图一运河开通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以农桑为本”的诏令,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思想观点?
元世祖在位时在原有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两段新运河,其位于山东境内的河段是(A .通惠河 B.会通河)。元朝开凿运河的目的是:,元朝海运的起点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