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已知X、Y、Z是阳离子,K是阴离子,M、N是分子。它们都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且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和性质:
①它们的核外电子总数都相同;
②N溶于M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③Y和K都由A.B两元素组成,Y核内质子数比K多2个;
④X和N都由A、C两元素组成,X和Y核内质子总数相等;
⑤X和K的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M和N;
⑥Z为单核离子,向含有Z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含K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含K或Y的溶液,沉淀消失。      
回答下列问题:
(1)Y的化学式为                 ;N的电子式为                       
(2)试比较M和N的稳定性:M     (填“>”或“<”)N。  
(3)写出Z和N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上述六种微粒中的两种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含三种离子的盐,向该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0.1的NaOH溶液,出现了如图中a、b、c三个阶段的图像,
①写出b阶段的离子方程式:                                       
②根据图像判断该盐的化学式为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配位化合物为深蓝色晶体,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l4:4:5:1:1 。 其中C、D元素同主族且原子序数D为C的二倍,E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1)dn+6nsl,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B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填出:E原子的核外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B和C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用元素符号表示)。
(2)C元素可与A元素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l:2,画出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两种化合物可任意比互溶,解释其主要原因为
(3)该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A元素与B元素可形成分子式为A2B2的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分子具有平面结构,则其结构式为。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Na2D2的形成过程
(5)已知E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 cm,E单质的密度为ρ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用a、ρ表示)。该晶胞配位数为,EDC4常作电镀液,其中DC的空间构型是,其中D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若电解EDC4的水溶液,则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分)在Na浓度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AgMg2Ba2
阴离子
NOCOSiOSO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 g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阴离子,与少量盐酸也能反应,写出与少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阴离子
NO
CO
SiO
SO
c/mol·L-1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10分)向200 mL ,某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pH>7。
(1)此时溶液的溶质如果是单一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多种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2 mol·L-1的盐酸,所得气体(不考虑溶解于水)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①加入盐酸200 mL之前,无气体产生,写出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B. [实验化学]
某化学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步骤与操作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的少量钙、铁、铝三种元素。
已知Ca2+、Al3+、Fe3+完全形成相应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


Ca(OH)2
Al(OH)3
Fe(OH)3
pH
≥13
≥5.2
≥4.1

(1)步骤①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
(2)步骤②中调节pH至6~7的目的是
(3)沉淀X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
(4)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试剂A为;试剂B为铝试剂,加入该试剂后的实验现象是

(12 分)【选做题】本题包括A、B 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 A 小题评分。
A. [物质结构与性质]
由徐光宪院士发起、院士学子同创的《分子共和国》科普读物最近出版了,全书形象生动地戏说了BF3、TiO2、CH3COOH、CO2、NO、二茂铁、NH3、HCN、 H2S、O3、异戊二烯和萜等众多“分子共和国”中的明星。
(1)写出F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2)溶液中CH3COOH分子和NH3分子之间能不能形成稳定的氢键?
(3)CO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1 mol CH3COOH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4)TiO2的天然晶体中,最稳定的一种晶体结构如下图,黑球表示原子。

(5)二茂铁(C5H5)2Fe是Fe2+与环戊二烯基离子结合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Fe2+与环戊二烯基离子之间以(填“离子键”、“金属键”、“配位键”、“氢键”、“范德华力”)相结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