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为证明有关物质的性质,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打开活塞C,使液体A与隔板H上的固体B相遇时,即有气体产生,并发现D中蜡烛熄灭;关闭C 打开E时,则看到G中蜡烛燃得更亮。

(1)请判断各仪器中盛放的物质的化学式:
A          ; B          ;F            。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上述有关反应(不包括蜡烛的燃烧):   
                                                   ,
                                                   ,
                                                   .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趾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上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____________,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
【方案2】用右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1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
(4)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Cl4 b.H2O c.NH4Cl溶液 d.
(5)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IN的质量分数__。
【方案3】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

(6)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7)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至少填2种),写出实验室里利用A装置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2)只用A、C、E相连后的装置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 NaHCO3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较强的酸性


①请评价实验Ⅰ、Ⅱ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任选1个实验进行评价。)

实验序号
结论
理由







②若要利用上述A、C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2和I2的氧化性强弱,可以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MnO2、淀粉碘化钾溶液,根据丙中产生的现象是,则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足量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先关闭止水夹(填写a、b或c),再打开止水夹(填写a、b或c),若要使D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通过试管丁,使试管丁的NO2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进入试管丁。

某化学小组用下列装置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回答有关问题:
(1)该小组同学想制得氢氧化亚铁并保存较长时间,按如图(a)所示装置对其进行操作。

①某同学的操作是:先夹紧止水夹K,再使A管开始反应,实验中在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为达到实验目的,正确的操作是
B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当上述装置的实验结束后,取A管内反应所得的溶液,隔绝空气小心蒸干后得到FeSO4,再高温煅烧(有关装置和操作均已略去),最后留下红棕色固体,将分解时产生的气体按图(b)所示装置依次通过洗气装置,结果试管甲内出现白色沉淀,试管乙内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回答:
①用方程式表示试管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②为验证红棕色固体成分,可进行如下操作

③图(b)中丙装置的作用是
④根据实验现象写出A管内溶液蒸干后,在高温煅烧分解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和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固定装置均略去),仪器装置可任意选择,必要时可重复选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装入锌片,分液漏斗中装入稀硫酸,以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
①若按顺序A→D→B→B→C连接时,则两次使用的装置B中所盛放药品的化学式依次为CuO、(填化学式)。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在加热装有CuO的装置B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在装置A的锥形瓶中装入Na2O2,分液漏斗中装入浓氨水,装置B中装入固体催化剂,以进行氨的催化氧化。
①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B→C,则装置B中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若把装置A制得的气体与Cl2混合在一起,产生白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体现了氨的性。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1)某研究小组设计的制备Na2S2O3·5H2O的装置和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Ⅰ.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
Ⅱ.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C中溶液的pH 接近7时,打开K2,关闭K1即停止C中的反应,停止加热。
Ⅲ.过滤C中的混合液。
Ⅳ.将滤液经过、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Na2S2O3·5H2O。
①Ⅱ中,“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即停止C中的反应”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Ⅳ中,操作步骤是
③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填化学式)溶液。
④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二氧化硫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现象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
(2)常用Na2S2O3溶液测定废水中Ba2的浓度,步骤如下:取废水25.00 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 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KI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混合溶液V mL,将其平均分成4等份,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01 0 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消耗Na2S2O3标准




溶液的体积/mL
18.02
17.98
18.00
20.03


部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①Cr2O72-+6I+14H=2Cr3+3I2+7H2O;
②I2+2S2O32-=2I+S4O62-
则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