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前者是习惯法,后者是成文法
②前者是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出现的,后者是统治阶级积极革新内政的结果
③两者都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制定的法律
④罗马法以前者为开端,以后者为总结
|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④ |
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有明显错误的是()
| A.《趣谈秦朝三公九卿制》 |
| B.《论元代刺史制的实行及其影响》 |
| C.《论西汉中朝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 D.《论明代内阁制与清代军机处差异》 |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①区域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 B.中书省 | C.行中书省 | D.枢密院 |
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其中涉及宋代体制的史料是( )
| A.甲说、乙说 | B.甲说、丙说 |
| C.甲说、丁说 | D.乙说、丙说 |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专制的重要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削弱相权的重要措施是( )
①增设参知政事 ②设立枢密使 ③设立三司使 ④设置刺史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
|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
| C.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
|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