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
A.王位世袭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郡县制 |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 |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
B. |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
C. |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
D. |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 |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
B. |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
C. |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
D. |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
A. |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
B. |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
C. |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
D. |
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 |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
B. |
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
C. |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
D. |
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
A. |
政府视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
B. |
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 |
C. |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
D. |
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