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
——《拿破仑时代》
材料二: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北师大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到:“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说的“潮流”指的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拿破仑自认为“永垂不朽”的是什么?(1分)
(3)依据材料三,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二 600多年前有一支规模空前的远洋船队向远方驶去。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材料三这只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铁器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各国也纷纷遣使来中国……
(1)写出材料一鉴真东渡的目的地。这件事发生在哪位皇帝时期?
(2)材料二描写的是什么事件?这件事发生在谁在位时期?你知道这只远洋船队远航的起止时间吗?他最远航行到达的地区是哪里?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只船队远航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远航有怎样重大的作用?
(4)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外交政策?请另举一例说明。
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会议篇】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哪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哪次会议?
【人物篇】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人物 |
称号 |
铁人 |
|
邓稼先 |
|
党的好干部 |
(3)他们的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写出两个)
【成就篇】
(4)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7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采取的重大决策是什么?列举一项实施这一决策所取得的成就。
【感悟篇】
(5)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将访问美国,并与奥巴马总统举行元首峰会。奥巴马政府将这次胡的访问定位为“国事访问”。
材料二着眼大局,立足长远,积极推进中美伙伴合作。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尊重、增强双方战略互信的关系,是突出共同利益、加强全方位合作的关系。双方应该以更加广阔的全球视野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路。为此,中美两国应该继续密切高层往来,加深和扩大各级别各层次沟通,加深对对方战略走向、发展道路的了解,不断增信释疑、凝聚共识。
——2011年1月20日胡锦涛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中,美国领导人指的是哪一位总统?当时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是谁?
(2)结合材料和课本,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怎样的变化?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概括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材料二 198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材料三
材料四
(1)材料一中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三体现的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它们曾经分别被哪两国占领?
(4)材料四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图一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彻底摧毁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2)观察图二,“农民申请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3)分析图三,凤阳县农民喜获丰收得益于最早实行的哪一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