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题目。
投舒丧命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王含之子)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刺史。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刺史。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如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依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节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王大将军:王敦。王应是王含之子,王敦无子,把王应过继为儿子。②世儒:指王彬。③江州当人强盛时:指江州刺史王彬在王大将军王敦强盛的时候。④愍(mǐn)恻:怜悯恻隐。⑤守文:谨守成法。⑥意表:意料之外。恨:遗憾。⑦恨:遗憾。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世儒江州刺史为:作为
B.含应曰语:告诉
C.必愍恻兴:产生
D.含不从:听从

下列句中划线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密具船待之

A.深为恨 B.君之力
C.积芦灰止淫水 D.若与我,皆丧宝也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含仅凭关系好坏决定投靠谁,而王应却能根据人品性格来作判断,比王含更有洞察力。
B.王应谨遵父命,虽然心里知道投奔王舒是不理智的做法,但还是和父亲一起投靠了王舒。
C.王舒谨守成法,毫无慈悲之心,他残忍地杀害了没了靠山,希望能得到收留的王含父子。
D.王彬为人仗义,很有同情心,虽然曾与王敦有过节,仍然不计前嫌,“密具船以待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景公之时,大雪三日而不霁①。公狐白②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大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③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乃令出裘发粟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⑤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⑥,无言其名。孔子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摘编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霁:天晴。②狐白:狐狸腋下的白毛。③婴:晏子,名婴。④闻命:听从教诲。⑤里:里闾乡里。⑥循国计数:巡行全国,统计发放数字。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公狐白之裘
(2)饥寒者
(3)孔子之曰
下面句中的“劳”与“逸而知人之劳”中的“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无案牍之劳形 B.劳其筋骨 C.无奔走之劳矣 D.不劳而获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怪哉!大雪三日而天不寒。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请你说说文中的景公是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题记》)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邻,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①〔缞绖(cuī dié)〕丧服。②〔亟(jí)〕急迫地。③〔寓居士人〕指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④〔赗(fèng)敛棺椁〕指下葬用的物品。⑤〔怃然〕怅然失望的样子。⑥〔赒(zhōu)〕救济。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杂然而前陈:
(2)范文正公邠州守: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翻译:
(2)即彻宴席,厚赒给之翻译:
在古汉语中,“毕”有下面三个解释,文中“使毕其事”中“毕”的意思是。(填序号)
①轻快,敏捷。②完成,结束。③全部,全都。
甲文中“太守”与“滁人”同乐,乙文中“范文正”,他们的行为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注】 ①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②丈人:古代对老者的尊称。 ③诮:责备。④责:同“债”,讨债⑤端:特意。
解释加点字:
①喜人之子侄②汝道我③我尝闻之矣④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
选出与例句“欲遇而刺杀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 B.婴闻之 C.吾欲辱之 D.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

翻译文中划线句:
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黎丘丈人”后演变为一个成语,请根据文意推断出这个成语的意思。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 旷日:荒废时日。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于是退而疾耕()(2)家富则得良犬()
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B.既醉而退,曾为吝情去留
C.足肤皲裂而不知 D.昨日持久而不得兽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读了本文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水缥碧() (2)一百里()
(3)猛浪若() (4)窥谷忘()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下面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课文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抒发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属山水小品,是骈文文中少有的佳作。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自富阳至桐庐间山水的特点。
C.“负势竞上”、“ 争高直指”,作者以动写静,本来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表现了作者获得功名后在大自然中陶醉的心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