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每句3分)
(1)大将军平素与江州如何,而汝欲归之?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文言翻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陶庵梦忆》)
【注】①挐:撑(船)。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g dàng ):天上的白气。④芥:比喻细微,微小。⑤白:酒杯。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一处)。
独 往 湖 心 亭 看 雪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 猛浪若() (2) 互相轩邈()
(3)上下白() (4) 日更定()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写法不同,请简析。

阅读《阮孝绪传》(节选),完成小题。
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②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③,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王晏:南朝齐尚令。后因贪财专权被杀。③绵纩(kuà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胤之母周氏②不绵纩
③孝绪之必至颠覆晏诛
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与“尽归胤之姊”中“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吾欲辱之,何以也?
C.何以都不闻消息?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翻译句子。
闻者咸叹异之。
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文言文阅读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
B.水皆缥碧:青白色 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 窥谷忘:同“反”,返回
C.有时日:同“现” 互相轩邈:高大 横上蔽:树木
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势竞上:凭依 皆生树:耐寒

翻译句子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的思想,他的诗《饮酒》(之五)中“”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的特点,反映出作者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阅读《肃王与沈元用》,回答小题。(17分)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
【注】①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肃王:北宋末年宋徽宗第五个儿子。沈元用:宋朝大臣。②虏:指北方的金国。③偶俪:对仗工整。④矜:夸耀。⑤他语:说别的事情。⑥骇服:吃惊佩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 元用强记() (2) 辞偶俪()
(3) 矜其敏() (4) 略无矜()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1) 元用素强记 (2) 不 能 记 者 阙 之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取纸追书

A.至 B.观正浓
C.是吾剑所从坠 D.心所向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节选自钟惺《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其岸势犬牙差互
(2)然必至草堂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潭中鱼百许头()(2)乃记之而()
(3)浣花溪委也()(4)西折纤秀长曲()
翻译下列句子。
(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甲、乙两文在修辞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例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