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①学而时习之( )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不亦说乎( ) ④传不习乎( )请翻译下列句子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文中很多话都成了名言警句。如果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做成书签,你会选择哪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枝:长枝节 | B.亭亭净植植:种植 |
C.自古人知贵兰贵:尊贵 | D.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清风过之 |
B.濯清涟而不妖雪霜凌厉而见杀 |
C.花之隐逸者也来岁不改其性也 |
D.同予者何人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
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解释下列划线词
(1)不以千里称也()
(2)故虽有名马()选出下列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A.① 一食或尽粟一石② 食马者 |
B.① 虽有千里之能② 安求其能千里也 |
C.① 策之不以其道② 执策而临之 |
D.① 策之不以其道② 食之不能尽其材 |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文中的“伯乐”比喻;
“千里马”比喻;
“食马者”比喻。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作者借此表现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桓南郡公玄好猎,每田狩,车骑甚盛,或行陈不整,麇兔腾逸,参佐无不被系束。桓道恭,玄之族也,时为贼曹参军,常自带绛绵绳,箸①腰中。玄问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②也。”玄无语,去,自此小差③。
【注】①箸:穿着,附着;②芒:(麻绳上的)芒刺;③小差(chài):略好一些。解释上文中的加线词
(1)为( )(2)去(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行走路线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
B.如果行走路线不整齐,獐兔奔腾跳跃,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
C.如果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跳跃逃走,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
D.如果军队行列不整齐,獐兔奔腾跳跃,部下没有不被捆绑的。 |
桓道恭“常自带绛绵绳”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从文中看,桓道恭是一个、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共13 分)
幼时记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释划线的字。( 4 分)
① 项为之强()② 怡然称快()
③ 凹者为壑()④ 鞭数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 分)
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第三段中“ ”最能表现作者观察时神情专注,“
”概括出作者快乐的心情。(2 分)课文记叙了哪三件趣事?你认为作者幼时是怎样获得物外之趣的?( 5 分))
翻译下列句子: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