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后面的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2)窥谷忘反 ( )翻译下列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 口技
清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乔山人善琴
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 ①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连飞鸟和凶猛的鹘都为之悲鸣。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会宾客大宴 ( )
(2)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4)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把下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节选自钱公辅《义田记》)
【注释】①负郭:靠近城市。郭,外城。负,背倚。②稔(rěn):庄稼成熟。③力未逮:无力实现,力不从心。④为西帅:指宋神宗庆历三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一事。⑤参大政:指范仲淹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一事。⑥殁:去世。敛:收敛尸体。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
A.①或异二者之为②子无以为丧 |
B.①不以物喜②以养济群族之人 |
C.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尝有志于是矣 |
D.①上下天光,一碧万顷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 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
从甲乙两篇选文可读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情怀?
阅读《使人索回书》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4 分)
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①,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②,独不肯去,须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左右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遂为之延誉③,后卒为名臣。
【注释】①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职。②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③延誉: 播扬声誉,传播好名声。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②皆投书即还()
③须索回书()④后卒为名臣()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不敢慢其命令
A.普明日复奏其人(《赵普》) | B.其一犬坐于前(《狼》) |
C.及其日中如探汤(《于园》) | D.益习其声(《黔之驴》)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左 右 呵 逐 亦 不 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译文: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黔之驴》)
译文:“皂隶如此野狠”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①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②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十一年夏,玺书拜援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宾客故人,日满其门。
二十年秋,振旅③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④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⑤为烈士,当如此矣。”
(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注释】①世祖:东汉光武帝刘秀。②隗嚣(wěi xiāo):字季孟,建武二年被封为西州大将军。③振旅:整队班师。④伏波将军路博德:伏波将军是古代一种封号,路博德是西汉武帝朝名将。⑤谅:确实,实在。下列句中的“以”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 | B.俯身侧耳以请 |
C.则以纸帖之 | D.策之不以其道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诸兄奇之()②嚣使援奉书洛阳()
③日满其门()④裁封数百户()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
②谅为烈士,当如此矣。结合选文说说马援除了志向远大还有哪些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