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朱家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 其馀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馀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阸,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自以为行弗及。 (《史记·游侠列传》)
【注释】①伐:夸耀。②歆:为……而欣喜。③振人不赡:救济生活不富足的人。④軥(qú)牛:挽轭的小牛。⑤阴脱:暗地里逃脱。⑥季布将军:曾效力于项羽,多次击败刘邦军队。项羽败亡后,被刘邦悬赏缉拿。⑦阸:(è)困厄。
下列选项中,各组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朱家用侠 /臣未尝也(《唐雎不辱使命》)
B.所藏活豪士以百 /扶苏以谏故(《陈涉世家》)
C.莫不延颈交焉 /受地于先王,终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D.不过軥牛 /车六七百(《陈涉世家》)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例句加点字含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专趋人

A.长跪而谢(《唐雎不辱使命》)
B.寡人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C.然足下卜鬼乎(《陈涉世家》)
D.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诸所尝施,唯恐见之。(2)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朱家“诸所尝施,唯恐见之”的原因是什么?并在原文中找出“唯恐见之”的一个具体例子。(都用原文作答)
原因:                                                                        
例子:                                                                        
请概括归纳一下朱家身上体现出来的“侠”的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有负盐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于树荫。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背之物①。久未果,遂讼于官。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衬垫。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人有盐负薪者() ②讼于官()
州纪纲()④负者乃伏而就罪()
以下句中划线的“之”与“使争者视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 B.主人处处款
C.至市,而忘操之 D.两狼并驱如故

翻译句子。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从文中可以看出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

赵襄子饮酒
赵襄子①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②,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③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④!然亦殆矣!”
注释 :①赵襄子:名无恤,春秋末年晋国大夫。②废酒:停止饮酒。
③然则:(既然)如此,那么。④相亡:一块儿灭亡。
解释划线的词
①君之!不及纣二日耳()②襄子,谓优莫曰()
③不亡何( )④能相亡!()
翻译
①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
②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
优莫把赵襄子饮酒五日同纣的行为进行,语意深长。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下面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互相邈(高) B.在昼犹(夜晚)
C.负势竞(向上) D.流飘荡(顺着)

下列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势竞上/至于者歌于途 B.天下独/猿则百叫无
C.望峰心/北山愚公长 D.急湍箭/如使人之所欲莫于生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全文纲领,“奇”“异”两字高度概括了富春江山水的特点。
B.选文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多角度展现了富春江两岸群山的美。
C.选文第二段描写水的静态和动态,动静结合,表现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传达出作者对名利的鄙弃和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文言文阅读。(12分)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①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
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
下列句中的“以”与“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不试之以足 B.不敢以累他人 C.以中有足乐者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欧阳公年轻时交往的亲戚好友后来有的做了大官,欧阳公就终身不到他家。从中可以看出其正直的品质。
B.在处理大洪山奇峰寺积物时,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的心理。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充分显示了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事情, 源于他能心怀百姓。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 能尽以输官而民 赈:(2) 号难治 素:
(3) 去其桎梏而饮之 食:(4) 食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分)
⑵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 (2分)

文言文阅读。
王绂(fú),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 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贾客②也。客以红氍毹③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节选自《明史•王绂、夏昶传》)
注: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②贾客:商人。③氍毹(qúshū):毛织的地毯。
选出与例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以友故与之

A.动以古人自期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D.何以战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博学,歌诗( )(2)豪贵人勿顾也( )
(3)同列之曰( )(4)我画直黔公不可( )
翻译下列句子
(1)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
(2)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
选文表现了王绂什么样的品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