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
||
植物 |
IAA分布(%) |
|
向光侧 |
背光侧 |
|
A |
50.0 |
50.0 |
B |
50.2 |
49.8 |
C |
50.1 |
49.9 |
D |
49.5 |
50.5 |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两个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7分)研究酶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并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甲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
(2) 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细胞技术实质上固定的是________。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下图2中[ ]________(填数字序号及名称)。图2
(3) 在生活实践中,酶制剂在洗衣粉中被广泛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如图3)。图3
① 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
② 在0 ℃和75 ℃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恢复到45 ℃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现代生物工程中,可用酶在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以获得包裹在蛋白质中的DNA片段信息,过程如图4所示。图4
① a、b过程中,酶作用的部位依次是________。
② 若将获得的DNA片段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所需酶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8分)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M期为分裂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
G1 |
S |
G2 |
M |
合计 |
时长(h) |
10 |
7 |
3.5 |
1.5 |
22 |
(1) 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____小时,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期与S期的交界处。
(2) S期的启动需要某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该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_______(填“提前”“不变”或“延迟”)。
(3) 若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G2期________(填“变长”或“变短”)。
(4) 处于M期细胞中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的________发出。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M期的各时期特征,需用龙胆紫溶液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
(5) 下表为科研人员全部20次实验的数据汇总表。(注:每次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间期 |
||||
分 裂 期 |
||||
前期 |
中期 |
后期和末期 |
||
第1次计数细胞个数 |
46 |
2 |
1 |
1 |
第2次计数细胞个数 |
45 |
3 |
0 |
2 |
…… |
…… |
…… |
…… |
…… |
计数细胞总数 |
932 |
34 |
14 |
20 |
根据上表数据可估算出该种细胞一个周期中前期的时长为________。
下图表示生物工程相关技术操作流程示意图,A、B、C、D表示有关细胞或结构,序号①到⑤表示有关操作过程和处理方法,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上图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流程,经过①②处理得到的A和B称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2)若上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流程,则A、B分别表示,经过③过程得到的两两融合细胞有种,因此要经过筛选得到所有的,再通过分散克隆和抗原-抗体杂交筛选出。
(3)若上图表示克隆动物的流程,A表示供体细胞,则经②处理后得到的B为。
(4)若上图D表示体外即将用于移植的早期胚胎,则可以通过等技术(至少填两个)得到这样的早期胚胎。
Ⅰ 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1所示:
(1)实验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浓度为(用图中数字表示)。
(2)该实验中,接种大肠杆菌时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在培养和接种大肠杆菌时要特别注意进行操作,为更好地体现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实验中还应增加一组作为空白对照。
Ⅱ 图2和图3是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实验装置图和生产工艺流程简图,请回答:
(3)在生物技术实践中,图2所示装置可用于蒸馏法提取(填“橘皮精油”、“玫瑰精油”或“胡萝卜素”)。
(4)图3为樱桃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A过程是。为了提高樱桃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量的酶。樱桃果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可在酸性条件下用溶液来鉴定。
下图为湖南某湿地公园的平面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在某季节调查该湿地公园某种候鸟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法。
(2)调查发现,在轻度污染的条件下,公园中的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在此过程中,公园中群落的演替类型是,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湿地公园主要河道沿途有许多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图中黑点所示),则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3)某研究小组从该湿地公园的4个不同位置选取水样,用于培养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并测定了培养前后4处水样(A、B、C、D)中的相关数据,整理后如下图所示(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溶氧量):
①实验中的因变量有;
②实验后4处水样中含氮无机盐总量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其原因可能是。
③据图推测有机物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处水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