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流传的描绘雪的名句。请你从用词、修辞和感情表达等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的赏析。
全诗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
阅读苏舜钦的《夏意》,完成第后面小题。(7分)
夏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二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2分)
请对这首诗的三四两句作简单赏析。(3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南宋词人陈亮的《梅花》,完成后面小题。(4分)
梅 花陈亮①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②,东君③正主张。
【注】①陈亮,南宋词人,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②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 ③东君:司春之神。“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这句突出了梅花的品质。(2分)
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阅读唐朝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完成下列问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编者选用“曲”而不用“竹”,你认为这两个词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磐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阅读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回答问题。
山暝②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③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在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出游吴越,长途跋涉中写给友人的作品。 ②暝:昏暗。 ③维扬:扬州的古称。请简析“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是从哪些角度描绘景物的?(3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虞美人①》词。(8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一般认为,《虞美人》是词人入宋做俘虏的第二年(977)或第三年(978)正月所写。这首词是(朝代)时词人(人名)所作。(2分)
词的上阕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和“”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词人写这些意象的作用是
(3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历来为人所称颂,试作简要赏析。我们所学该词人的“”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赏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