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期,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动力是
| A.急需扩大市场和掠夺原料 | B.中国地大物博且人口众多 |
| C.清政府内部统治出现危机 | D.资本积累需大量贵重金属 |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
| A.程颢 | B.李贽 | C.朱熹 | D.王守仁 |
北宋著名学者李覯曾经指出:“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凡所以修身正心,养生送死,举无其柄。当是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该材料揭示了儒学复兴的某种背景 |
| B.该材料将儒、佛对比,对佛学甚是推崇 |
| C.该材料支持儒学的伦理说教 |
| D.该材料显示该学者接受了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 |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 )
| A.道家、法家 | B.法家、儒家 |
| C.儒家、道家 | D.墨家、道家 |
《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B.“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
| C.“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 |
|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
| A.道家 | B.墨家 | C.法家 | D.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