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测定物理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
①选学生用三角尺,检查零刻度是否磨损
②取物理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③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④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100
上述步骤中有一步是错误的,它是第 步,应改为 。
有两块边长均为4cm的无色透明的正方体"玻璃"。一块是普通玻璃(密度为);另一块是"有机玻璃"(密度为)。请你选用所需器材,设计一种方案,在不损坏"玻璃"的原则下区分它们。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海绵、细线、大烧杯、刻度尺、浓盐水(密度为)。
请将所选器材、操作方法、现象及结论填入下表(方案不能与示例相同)。
所选器材 |
操作方法 |
现象 |
结论 |
|
示例 |
托盘天平 |
将两块"玻璃"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两个托盘上。 |
天平一端下降 |
下降的一端放的是普通玻璃 |
你的方案 |
|
|
|
|
学习电学知识后,小明做了一系列相关实验来巩固学习成果。
(1)"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
①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时,还剩一根导线没连接,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电流表测L 1的电流;
②小明分别测量图乙中A、B、C三点的电流,数据如下:
A点电流I A/A |
B点电流I B/A |
C点电流I C/A |
|
灯泡L 1、L 2并联 |
0.2 |
0.3 |
图丙是电流表在C点时的示数,则I C为 A;
③接下来他选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再次测量各点电流,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2)"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
小明想测量额定电压为U 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却发现电流表损坏了,他又找来一个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为R 1),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①小明移动滑片P 0到b 0端,闭合开关S,接下来操作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A.移动滑片P到a端;
B.保持滑片P 0位置不动;
C.调节滑片P 0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 额;
D.移动滑片P到b端,记录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 额= (请用题中符号U 额、U、R 1表示)。
小明爱动手爱思考。下面是他做的一些实验: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选择两根相向的蜡烛A和B,在竖直玻璃板前放置蜡烛A并点燃,他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再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直到看上去 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小明想测量鹅卵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侧,他把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直至横梁平衡;
②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如图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g;再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1.4g;然后用细线将鹅卵石系住,缓慢地放入水中直至浸没,并在烧杯上标记水面位置;接着取出鹅卵石,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再次到达标记处,最后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92.4g;
③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kg/m 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鹅卵石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据说某电子秤可测液体体积,小明进行以下两个实验,验证这种说法是否真实。
实验一:实验过程如图,质量为
的水,该秤显示的体积为
.
实验二:质量为 的油,该秤显示的体积也为 。
结合水、油的密度,小明发现该秤可以测出水的体积,不能测出油的体积。
小明猜想:该电子秤不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
利用该电子秤和某种液体 且 未知),设计实验验证小明猜想是否正确(若需要,可补充器材)。
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小明猜想是否正确的依据。
小明设计的电路图如图1,小灯泡 、 的额定电压分别为 、 。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图2中的实物连接起来。
(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两灯发光,如图3电压表 的示数为 , 的示数为 , 是否正常发光? 。
(3)小明将 换成额定电压为 的 ,闭合开关后发现 亮,而 不亮。
①小明认为此时 烧断,他判断是否正确?
,依据是 。
②小芳认为 两端电压不够,将图2中的电池增至三节。闭合开关,两灯不亮,此时 、 的示数均为 ,这可能是 烧断(选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