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高二某班同学以“地震与人类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材料一:在古代,古人认为地震的发生与政治过失有关,地震是惩罚他们的。而古希腊人认为,“大地是平展的,下面有神象或乌龟驮着,神象或乌龟累了,只要它轻微地眨一下眼睛,大地就会颤抖,这就是地震”。
材料二: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古往今来,人们无不赞美它的雄伟,“稳如泰山”更为许多人所称道。经过研究发现,泰山并不稳定,相对于100万年以前,它已升高了500多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在很多年前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只是由于地壳运动才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地震正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材料三:学生们还对2011年9月20日出庭受审的意大利6名科学家极为关注,他们因为没能对2009年发生在该国中部地区的一次地震做出震前有效预警而面临过失杀人罪指控。地震预测,是地球科学界的老大难问题。这一事件引起世界范围内地震学家的声援与抗议。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材料一中古人对地震产生上述认识的原因。
从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的角度尝试为意大利科学家进行无罪辩护。
从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一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也取得重大成就,也是西部各族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西部经济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因此各族人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利益所在。
结合材料三,用联系观点分析说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材料一、某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由于生产成本高、技改资金少、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负担重等原因,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度陷入困境。为了生存和发展,该企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材料二、该企业从国外引进一批关键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再将技术输出,使对外出售技术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开发出硅钢片等五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双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新产品,重新夺回市场;调整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科技人员在员工中的比重,下岗分流富余人员9千余人。
材料三、2010年度,该企业盈利14亿元,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飞跃,率先走出了一条由弱到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企业的变化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决策。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
图1:广东省的劳动报酬、企业营业盈余、政府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通常在75%左右。
图2:广东省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注:发达国家的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多在55%以上。
图3:近年来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统计表
注:基尼系数通常用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数值越高,表明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差距越大,国际社会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1)上述三幅图表分别表达了什么经济学含义
(2)概述广东省应该怎样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历年的检查情况,每年的八月份往往是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安排劳动者超时加班的高发期。部分企业工作环境恶劣,且没有为职工配备安全防护用品,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无视职工的身心健康,随意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也不发加班工资,严重侵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1)上述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行为主要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合法权益?
(2)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应当树立那些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