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 )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③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 C.《天津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 A.中法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维新变法 | D.日俄战争 |
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
|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
| C.丙同学: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
|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下列历史图片所体现的最恰当主题是
A.新旧民主 革命的艰难历程 |
B.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
|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D.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写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 B.西安事变时 |
C.抗日战争时期![]() |
D.重庆谈判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