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16分)
图一:签订《南京条约》 图二:签订《马关条约》
图三:签订《辛丑条约》
请回答:
(1) 这三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及背景各是什么?
(2) 这三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何影响?
(3) 图3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何变化? 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碱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秦惠文王十三年 (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史记》
材料三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 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 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3)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经过近半个学期对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的学习和探索,具有求知、求真要求的你一定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请结合下列三个历史人物所处的不同时代,思考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模式:
秦始皇梭伦华盛顿
请回答:
(1)分别写出以上三位人物对政治体制方面最突出的贡献。
(2)你对哪种政治体制感兴趣?试对此进行评价。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接连侵占东欧、北欧和西欧各国。受此刺激,日本在1939年至1941年的三年时间里,对重庆先后实施了“100号作战”、“101号作战”和“102号作战”三次大规模的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者实施的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一次残暴的非人道的战略轰炸,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摘编自杨天石《战时国际关系)》
材料二从重庆大轰炸开始,美英等国使领馆和外侨财产就不断受到日本飞机的轰炸,美、英政府多次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美国还废除了《美日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并逐步强化了对日本的经济制裁。由于重庆人民英勇的反轰炸斗争,日本的战略企图始终没有得逞,中国的战时首都始终巍然屹立,从战略上阻止日军北侵苏联,拖延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
——摘编自潘询《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的国际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9至1941年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大轰炸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重庆人民反轰炸斗争的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因安史之乱导致财政收支恶化,唐朝政府开展官营盐业,全面垄断食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这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政府不得不增设相关的机构、官吏管理各个环节,导致机构庞大,经营和管理费用增加,又容易滋生腐败,损失垄断利润。针对这种情况,刘晏受命全面调整盐业的管理。他在产盐地区设立盐场、盐监、盐院,确保盐源的供给,精简管理机构,选派廉政又有实际业务能力的人充当要员,受中央直接领导;食盐的生产、收购、储存等业务还归官府,官方掌握食盐的定价权,然后卖给商人,由商人们去运送和销售;在缺盐或距离产盐区较远的地区设立仓储,运储食盐,在商人不至且盐价较贵之处,用平价出售,用以调节和稳定盐价。刘晏刚到任的时候,榷盐的总收入才四十万贯,到了代宗大历末年,榷盐收入达到六百多万贯,已占到国家财政总税收的一半。
——摘编自赵志浩《评唐代刘晏对盐法的改革》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盐法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给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刘晏盐法改革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义和团的英勇斗争,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 ------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 ----评反动电影<清宫秘史>》
材料二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
——袁伟时:《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
材料三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对义和团的评价有何不同?产生这种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陈旭麓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