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司马朗传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节选自《三国志 魏志 司马郎传》)
【注释】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疑朗匿年(隐瞒) | B.监试者异之(奇特、奇异) |
C.窃为郡内忧之(私下) | D.客谢之(道歉)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B.今寇未至而先徒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
C.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D.太祖辟为司空掾属贤能为之用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2)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结合文意,请你对司马朗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②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③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④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⑤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2处)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灌诣军门谒见()(2)寻命筑城泰州()(3)百姓咸赖()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2)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2)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牒为械以丛草为林 | B.胡不已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C.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虽杀臣 | D.胡不见我于王才美不外见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阅读以上文段,说说你认为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华佗治病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①。乃多收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②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释】①差(chài):通“瘥”,病愈②嗔恚(chēn huì):愤怒;恼怒。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
A.乃多收其货(钱财) | B.不加治(给予) |
C.属使勿逐(亲属) | D.吐黑血数升(几) |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 (2分)
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分)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敢稍逾约(2)益慕圣贤之道(3)四支僵劲不能动(4)腰白玉之环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你从作者身上得到哪些关于学习的理解和感悟?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①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②,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③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④不悉⑤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王大:人名。②簟[diàn]:竹席。③荐:草垫。④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悉:了解。⑥长:旧读zhànɡ,多余,剩余。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可以一领及我()后大闻之()因语恭()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