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了新闻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这档节目重点关注老年痴呆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庭。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卫生部发言人邓海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关专业机构已经启动申请为“老年痴呆症”更名工作。他介绍,我国审定公布的神经病学医学名词表中没有“老年痴呆症”这个名词,规范的表达为“阿尔茨海默病”。不过,要规范使用还需要一个过渡期,不断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众认知度。
我们经常能在街头、报纸、广播、网上看到寻找老人的寻人启事,也经常能在新闻中看到充满辛酸与温情的寻亲故事,而据专家介绍这些走失的老人不少是痴呆症患者。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研究数据表明,60%的老年痴呆患者都有走失的危险。为了帮助痴呆老人找到回家的路,为患者家庭减少一份担忧,增添一份保障,新闻公益行动推出了更具现实针对性与服务帖近性的“黄手环”行动。“黄手环”是我们专门为痴呆老人设计的佩戴物件,它既是信息记录的载体,也是视觉识别的媒介。“黄手环”可嵌入患者家属自行填写的患者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的卡片或纸条,一旦老人走丢或发生危险,人们可以按照上面的信息联系到他们的家人;当人们看到佩戴“黄手环”的老人,也能够意识到需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呵护。
其实,痴呆症的检测并不那么复杂,特别是初步筛查,简易量表如MMSE量表、AD8量表在临床大量使用。虽然痴呆症不可逆转、不可根治,但如果发现得早,及时通过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照料者的支持与辅导,就可以延缓病情发展、减轻症状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大大改善患者及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正基于此,新闻公益行动联合医疗机构通过走进社区,开展免费检测、发放护理手册、培训志愿者和护理者等方式,用我们的报道普及健康常识,让大家了解痴呆症的预防办法和早期症状。阅读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请你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的新闻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拟写一条公益广告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在“关爱家中的长辈,关注他们的健康”方面做得怎样?如何做的?(或者你打算怎么做?)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系列活动在京启动。内容有:组织报告团;举办文化论坛;摄影展;收藏展……创办《雷锋》杂志、雷锋网站等。
市民甲说:雷锋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现在哈韩哈日毫无骨气的青少年一代更加应该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也可以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健康的风气,净化我们的思想。我们确实需要学习雷锋。
市民乙说:现在社会多的是见死不救,唯利是图的人;官员也是公款消费,坐豪车,住豪宅,孩子移民国外,有时还不作为,导致物价飞涨,让我们老百姓住宅被强拆,吃地沟油……还让我们学雷锋,会有实效吗?两位市民说话的焦点是什么?(2分)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2分)
口语交际:阳春三月,校园里正大面积地栽种花草树木,瞧,操场旁的围墙边新栽了一排香樟树。体育课上,你的同学小王用脚踩在香樟树的护绳上,“欲与香樟试比高”。如果你见到此景该如何劝说小王呢?(友情提醒:劝告别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仿照画线句,运用比喻,在下面横线上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2分)
友谊如彩霞,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裳;
友谊,,。
请从《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中任选一部,依照所给的句子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我来到俄罗斯,仿佛听到高尔基在叙说自己苦难童年的种种坎坷;我来到___ _____,仿佛听到____________;我来到英国,仿佛听到斯威夫特在讲述格列佛航海中的种种奇遇。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一辆车再次碾压。之后5分钟往来的十余个路人无一伸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
关于小悦悦的悲剧,很多人是这样回答的:“救人反被被救者讹,这个社会好事做不得。”“不是我一人看到这一幕,别人不救,为什么我要救?”
面对这些言论,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