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乙醇汽油"的推广和使用将会缓解石油资源紧张。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1)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量不足,可能还有CO生成.用以下装置确证乙醇燃烧产物有CO和CO2,应将乙醇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按气流从左至右顺序填装置编号) 。
正确连接后的装置仍存在不足,请指出其不足之处 。
(3)装置②中A、B两瓶均盛有澄清的石灰水,其作用分别是 。
(4)写出装置①中所盛溶液名称及该溶液的作用 。
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他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小明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后,将家里制作馒头用的白色粉末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 pH>7,说明溶液呈 性。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
(2)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碳酸钠很稳定。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碳酸钠
猜想Ⅱ: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甲乙兴趣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组方案:如图1,取适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加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Ⅱ正确。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乙组方案:用如图2所示装置作为反应容器,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以判断白色粉末的成分。
分别向盛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白色粉末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
锥形瓶内物质[来源 |
最终得到 CO 2体积/mL |
|
名称 |
质量/g |
||
① |
碳酸钠 |
a |
V 1 |
② |
碳酸氢钠 |
a |
V 2 |
③ |
白色粉末 |
m |
V 3 |
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表中 m= g;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猜想Ⅱ正确,判断的依据是 。
【反思应用】
(1)甲组方案中,无法判断白色粉末是否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乙组方案可以判断,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2)家中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和他们一起完 成以下实验探究。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 猜想②:废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
(填化学式)。
【设计并进行实验】
I.为验证上面两种猜想哪种正确,甲小组的同学从下面A~E五种药品中选择合适的一种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②是正确的。他们选择的药品不可能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锌粒 D.氧化铁粉末 E.氢氧化钠溶液
Ⅱ.乙小组用一种钠盐溶液进行实验,也证明了猜想②是正确的,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填化学式)溶液,振荡。 |
|
猜想②正确 |
【探究反思】:实验产生的污染深受人们重视,我们要利用恰当的方法对废液进行处理,实行无害化排放,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Ⅰ.【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Ⅱ.【查阅资料】
(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
(2)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Ⅲ.【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Ⅳ.【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在图2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
Ⅴ.【实验结论】
(1)图1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下同)。
(2)图2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 。
Ⅵ.【拓展实验】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NaOH,则U型管内的左边液面将
(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若U型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为 (填序号)。
①CaO ②NH4NO3③浓H2SO4
Ⅶ.【反思交流】
(1)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 Q放(填“>”或“<”或“=”,下同),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吸与Q放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若Q吸 Q放,则溶液温度不变。
(2)在图2所示方案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
甲:气体是H2;
乙:气体是SO2;
丙:气体是SO2和H2;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 。
(2)B装置的作用是 。
(3)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证明气体中含有H2。
(4)写出D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讨论】
(1)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用文字简述原因: 。
(2)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 (任填一种合理的答案)。
将20g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加入到103.3g的氯化钡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所得到滤液的质量为100克.试计算:
(1)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质量为 g.
(2)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