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种金属与同种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也可根据同种金属与不同种酸反应的快慢,来判断不同种酸的酸性强弱。
为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和固定装置已略去)。
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镁条,同时将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注入相应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实验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中曲线变化规律,可得出盐酸酸性比醋酸(填“强”或“弱”) 。
(3)实验中稀盐酸与镁条反应时,量筒中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高,可能的原因是 。
①反应放热 ②试管中有氢气残留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酸液进入试管,占据了一定的体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都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某同学欲探究市售 “双钙防蛀”牙膏、“皓清”牙膏和牙粉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1)牙膏和牙粉均是由摩擦剂、活性剂、香料等成分构成。
(2)常用的摩擦剂有极细颗粒的碳酸钙(CaCO3) 和水合硅酸(SiO2·nH2O)等
(3)牙膏和牙粉中除了碳酸钙以外,其它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实验一】探究“两种牙膏和牙粉中是否都含有碳酸钙?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 如图所示,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再分别加入适量R 溶液。R 溶液是。 |
A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B和C试管中有无色气体生成。 |
② |
将B和C试管中生成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现象Ⅱ:。 |
实验结论: 。
【实验二】比较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组装两套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取 (操作Ⅰ),放于锥形瓶中。并在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R 溶液。 ![]() |
|
② |
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R 溶液,然后关闭活塞。 |
有气泡产生。 |
③ |
待②反应结束后,再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R 溶液,然后关闭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④ |
称量反应后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并加以比较 |
加入“双钙防蛀”牙膏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大于加入牙粉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 |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的作用是:。
【反思】
(1)若不改动原有装置和基本步骤,要测定牙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还应测定的数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请你说明其原因。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下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
(1)能证明“释放CO2”的现象是。
(2)装置 B的作用是。
(3)实验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D中的固体可能为①氧化钙;②氧化钙与碳酸钙; ③碳酸钙
【进行实验】甲同学取一定量的D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③成立。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③成立,其理由是。他又重新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②成立,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网]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上述设想的优点有(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利用
实验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述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
某食品保鲜剂(生石灰或铁粉的一种)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小王同学对原保鲜剂成分进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他断定原保鲜剂是铁粉.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请你设计一个用化学方法确定保鲜剂成分的实验方案,填入下表:
操作 |
主要现象 |
原保鲜剂的成分 |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