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今亦死  (  )    (2)项燕为楚将,有功  (    )
(3)以为死  (  )    (4)诸兄之    (   )
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   )

A.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辍耕之垄上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⑵此教我先威众耳。                                                                
⑶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甲】【乙】两段文字各侧重写了什么?陈胜和马援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品质。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共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现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1,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2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3。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4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到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5者也。……此皆言其可目6者也。
——(李渔《芙蕖》)
【注释】①群葩(pā):百花。各种花都在一定的时节开放,这段时节称为当令。
②芙蕖:荷花的别称。③妍:美丽。④迨至:等到。菡(hàn)萏(dàn):尚未开的荷
花。⑤资:资财,这里指享受。⑥目:观赏。
解释下面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陶渊明爱菊(2)香远
(3)陶后有闻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甲文和乙文作者喜欢莲(荷花)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共11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二)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九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⑥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⑦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⑧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日:“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①舍:驻扎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
跳。此处指练兵。④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众。⑥劳:慰劳。⑦统制:武官
名。⑧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伐
齐师
竹取道(柳宗元《小石潭记》)
B.故
公问其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C.属
忠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D.其
乡人曰
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分)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语段(一)中,作者主要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曹刿的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曹刿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岳飞是抗金名将,根据(一)(二)两段文字,分别概括他们具有哪些军事才能。

文言文阅读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恐已矣______⑵盲臣敢戏君乎_______
⑶但当涉猎______⑷鲁肃过寻阳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 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 ②肆:店铺。 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 ④某:我。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 常找高手过招 B 观摩他人下棋
C 善于知识迁移 D 善于思考领悟
E 坚信天下无敌
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2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大苏泛赤壁

大苏指(人名) 水波不兴

兴:

尝贻余核舟一

译句

2.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

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 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