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习碳酸钠知识时,老师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演示实验,并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们的回答如下图所示。

(1)碳酸钠的俗名是        
(2)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猜想,你的猜想是         。
(3)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4)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        ,其理由是        
(5)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二氧化硫 ②干冰 ③一氧化碳 ④活性炭。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
(2)可作冰箱除味剂的物质是______;
(3)化石燃料尤其是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_________气体,该物质是引起酸雨的罪魁祸首;
(4)吸烟过程中产生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______。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氧分子_______(2)镁离子___________
(3)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__________(4)氮元素___________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气体的实验,所用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1)用B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张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查了有关数据得知,常压常温下,1体积水中溶解二氧化碳为0.88体积(溶解数量有限);又实验如下,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各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碳,并倒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发现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气体全部被吸收,而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只被吸收一半,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3)小李同学研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氧气占49%以上就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下图F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40%水,氧气从(填“a”或“b”)导管口进入,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4)图G装置也可制取氢气。G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G装置中反应停止的操作为:

某班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按图1的方案实验。称量好后,先把烧杯倾斜后又将烧杯放回托盘,看到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实验结束时天平指针将(选填“偏左”、“偏右”、“指向中间”)
(2)乙同学认为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按图2的方案实验。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调节天平平衡后,挤压胶头滴管逐滴滴入盐酸,发现天平始终保持平衡,则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老师认为用该方案来验证也不合适,你认为理由是
(3)丙同学听从老师意见按图3的方案实验。将注射器内吸满了盐酸,全部挤入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指针突然大幅向右偏转,你认为可能原因是。若不考虑注射器活塞自重和摩擦力作用,锥形瓶容积为750mL,注射器实际容积为12mL,吸取1mL的稀盐酸做该实验,欲确保实验成功,理论上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最大为。(保留小数0.01%)(假设稀盐酸密度为1.0g/mL,二氧化碳密度为2.0g/L)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高炉炼铁的化学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已知HCOOH(甲酸)CO↑+H2O,根据该反应制取CO,A处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小写字母序号);

(2)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装置B内所盛放浓硫酸作用是干燥CO,D装置的作用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①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填“A”或“C”)的热源;②反应前后C装置玻璃管内物质颜色变化是;③C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检验C中的产物是否为铁的方法是;⑤待C装置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的目的是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为
(5)用高炉炼铁得到含杂质的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滤去杂质,得到滤液质量为108.1g,则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