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甲、乙两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混合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      。到达C时溶液中溶质有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丁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时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物质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肯定不可行的物质是      

A.BaCl2 B.pH试纸 C.紫色石蕊溶液 D.无色酚酞溶液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还原反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初三(2)班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

(1)复习常见金属活动顺序表,在下表空格中分别填入对应的元素符号。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2)设计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讨论有关问题:

①废水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性杂质除去。进行过滤的操作所需的仪器有:(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仪器,并用仪器序号填写)。

②金属X是,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Y是,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19-1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
⑵小丽欲使用图19-2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水,
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
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发生的化学方为
⑷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
化铁反应。在实验室里,可用图19-3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内
的粉末由红色变为色,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能源。但是,煤的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形成
(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也是一种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相同分子数的CH4和CO2,CH4导致的温室效应更明显,则相同质量的上述两种气体,产生温室效应更明显的是
(3)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途径是①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海水的吸收。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上述两条消耗CO2的途径①、②
(4)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这一理念的是(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标出基本反应类型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基本类型()
(3)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