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重视农业生产的表现有
①编订《农政全书》推广农耕技术 (明朝) ②在北方地区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北魏)
③颁布《授时历》指导农业生产(元朝) ④督令官员,劝课农桑(传统重农政策:清朝、北魏,元朝)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凡欲建立民主政治者,都可仿效克里斯提尼在雅典的做法:摧毁旧团体,建立一种能使各阶级达到最大联合的团体。”克里斯提尼改革中可仿效的是
A.设立“五百人会议” | B.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
C.建立雅典最高法院 | D.划分十个行政选区 |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恩格斯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据此判断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重要标志是
A.城邦制的形成 | B.梭伦改革 |
C.克利斯提尼改革 | D.伯利克里改革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这场革命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
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
D.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
“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下图中却写为“囻”,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是
A.人民主权 | B.三权分立 | C.分权制衡 | D.责任内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