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晚清政府某官员上书称,“……带兵二万分踞京城,倘有包藏祸心,势必据为己有,乃仅以增索五十万现银及续增各条为请,其为甘心愿和,不欲屡启衅端,实属可信。”从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清统治者对西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不清  ②导致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侵略背景  ④清朝政府从此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年)美国提出同时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设想,一个是在欧洲抵抗苏联的进攻;另一个是抵抗中国的进攻;半个是对付别处的不测事件。尼克松执政时期(1969~1974年)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同时对付在欧洲或亚洲发生的一次共产党大规模进攻;援助盟国对付亚洲的非中国的威胁,或者应付其他地方发生的紧急事态。在这一战略调整的影响下

A.美国放弃霸权主义 B.美苏对峙局面缓和
C.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D.美欧盟友关系巩固

根据中国国情,我国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导阶级斗争
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A.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了解历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漫画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表述最能体现漫画内涵的是(注:图中文字为“外债赔款及一切捐税”)

A.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负担
B.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C.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