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等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当法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但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革命。
——恩格斯
(1)材料一中提到“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什么?请指出材料中所提的一位巨人,该变革有何历史作用?(6分)
(2)材料二中法国革命对该国及国际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一场没有硝烟,但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革命”指什么?(2分)
(4)三个历史事件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残破的石窟,千年的羞辱,遮蔽了日出,浮云万里横渡,尘世的路,我用菩萨说法图为你演出今生始终无缘的共舞……”——摘自刀郎歌曲《大敦煌》
材料二:“麦加初期的启示中包含着一个伟大的宗教中最崇高的教义和一个大伟人心中最纯洁的德性。”
——雷因
材料三:“……主耶稣你宝血,洗净我一切的罪孽,为我死,为我而流泪,赐给我无尽的恩典……”
——摘自歌曲《仰望恩典》
请回答:
⑴刀郎唱出的意境与哪一宗教有关?该宗教诞生的地点在哪里?
⑵圣地麦加诞生的“一个伟大的宗教”和“一个大伟人”分别指的是什么?
⑶“耶稣”是哪一宗教的创始人?请举一例该宗教的重大节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⑴材料中提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 这主要是因为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哪两场运动?遭到“严重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⑵材料中的“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在农村的改革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摘编自《国际商报》
⑶据材料回答我国政府为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
⑷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求实中学准备举办共和国成就专题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整理工作。
【工业建设篇】
⑴为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国防建设篇】
⑵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它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外交成就篇】
⑶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列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成就。
【文化体育篇】
⑷建国以后,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许多著名长篇小说,成为那个时代青年喜爱的作品。请你举出其中的一部。
⑸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摘金夺银。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我国健儿夺得51枚金牌,名列榜首。在哪一届奥运会上,我国实现了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祖国统一篇】
⑹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香港、澳门分别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
⑺二十多年来,在哪一基本方针指引下,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通过巩固政权,艰难探索,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并以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条文节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请回答:
⑴材料一图片内容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政权而开展了哪两大运动?
⑵依据材料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又是什么?
⑶依据材料三,指出周恩来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所倡导的外交原则和方针。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贞观之风一朝重振”
材料三: 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顿难(不得志),顾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延页)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瑞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
(2)他统治时期采取哪些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重振?同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3)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