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曰:途遇被妹,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
身短而髯,圆面。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几上罗列图书、珮环。椭狡零星,手自摹拭。见美男子则惵然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不有躬’,圣人诏我矣。”其风趣如此。
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终。闻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自称无方之民。其信然矣。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设位,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帆山,其一也。 
(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
【注】①被妹:美貌女子。  ②椭狡:小器物。③惵然:不安的样子。④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其持论快(透彻) B.汉儒器而忘道(用泥做的)
C.江吟香素风义(重视) D.圣人我矣(教导)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目往足欲随峨冠多髯者
B.偶有不可意皆以美徐公
C.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悉咨之,然后施行
D.卒不先儒所囿贤能之用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
②哀其无后,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
文中的帆山子是怎样一个人?根据文意,试作评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1)解释文中加点词。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欲穷其林  

③鸡犬相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梳理选文中武陵人的行踪,完成下面的图表。(每空不超过4个字)

缘溪行→  →至山前→  →游桃花源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

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中牟:战国时赵国邑名。②鄙人:乡野之人。③周威公:战国时西周国君。④百舍:古代长度单位,三十里为一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苦耕稼之劳  

②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2)请用“/”给下面语句断句。(断两处)

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4)读这段文字,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各题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性行淑均 均:  

②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悉: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悉以咨之”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D.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用自己的话谈谈,选文中诸葛亮规劝后主刘禅怎样治理国家。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选自《出师表》)

【乙】长孙皇后遇疾,渐危笃。皇太子启后曰:“医药备尽,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祜。”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者;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上每示存异方之教耳。常恐为理体之弊,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不能依汝言。”

(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瘳(chōu):瘸愈。②度人入道:佛教语。意思是度人出家奉佛。③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④异方之教:这里指佛教。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神弗福也

何福可求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常恐为理体之弊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若行善无效

D.国恒亡

国之大事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祜

(4)请概括乙文的主要事件。

(5)甲、乙两文谈及的问题相同,都是针对  问题。诸葛亮与长孙皇后的情感也相同,两文都表达了他们的  情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马说》)

【乙】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揭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侠马也。今东野毕之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驟,朝礼回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节选自韩婴《韩诗外传•颜渊论御马》)

【注】①佚(yì):通“逸”,逃跑。②谮(zèn):说人坏话,诬陷别人。③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④揭席:离席,散席。⑤趣:同“促”。⑥造父:周穆王的车夫,驾车能手。⑦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乡寡人日   

④是以舜无佚民 是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3)①甲文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表达了作者  的愤懑以及对封建统治阶级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②乙文运用  方法进行推理推断出东野毕驾驭的马会逃跑的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