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与王介甫第一书 ①
【宋】曾巩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 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 世 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 使如此文字, 不 光耀于 世 ,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 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 ②,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 ③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 ④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略有删改)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间 以 王 回 文 示 之 亦 以 书 来 言 此 人 文 字 可 惊 世 所 无 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住 且二十日
②及舟船侍从以 西
③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
④虽欧公亦 然也
⑤欧公更欲足下 少开廓其文
⑥余 俟到京作书去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②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
(4)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5)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欧阳文忠①讥唐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云:“半夜非钟鸣时,疑诗人偶闻此耳。”且云:“渠②尝过姑苏,宿一寺,夜半闻钟。因问寺僧,皆曰:‘分③夜钟,曷足怪乎?’寻闻他寺皆然,始知半夜钟惟姑苏有之。”予考④唐诗,知欧公所讥,乃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然唐时诗人皇甫冉有《秋夜宿严维宅涛》云:“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且维⑤所居正在会稽,而会稽钟声亦鸣于半夜,乃知张继诗不为误,欧公不察⑤。
(选自宋朝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有改动)
【注释】①欧阳文忠:欧阳修。②渠:你。③分:半。④考:考察,研求。⑤维:即严维。⑤察:考核,调查。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且 维 所 居 正 在 会 稽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1)云( ) (2)尝( )(3)然()说说“半夜非钟鸣时,疑诗人偶闻此耳”的意思。(2分)
欧阳修为何要讥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2分)
作者(予)认为欧阳修的观点对不对?理由是什么?(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
(1)才美不外见见:_________ __(2)执策而临之临:______________
(3)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4)去而顾之顾: _____________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策之不以其道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 B.臣有骏马欲卖之 |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 D.臣请献一朝之贾 |
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理解填空。
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乙文中卖马人能“一旦而马价十倍”是利用了人们的的心理。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 柳宗元《黔之驴》)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蔽林间窥之 () (2)稍近益狎( )
(3)驴不胜怒,蹄之( ) (4)或告之曰( )下面各项中“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B.觉无异能者 |
C.生而眇者不识日 | D.问之有目者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①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②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③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龙图阁:北宋初年开封宫城中所建的一座馆阁。②狱:案件。③转运使,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④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1)乃委手版归() (2) 逵悟,囚得免()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从本段文章中,你认为周敦颐是怎样一个人?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2)不蔓不枝()(3)宜乎众矣()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从下面的句子中选出“之”字用法及意义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相同的一项。()
A.花之隐逸者也 | B.何陋之有 | C.两狼之并驱如故 | D.渔人甚异之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