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四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回答:
(1)你觉得材料一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是否并可信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联系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理解。
(3)材料三和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发生的历史背景有什么不同?分别简述这两次变法在富国方面的措施。并概括指出两次变法性质的不同点和历史作用的相同点。谈谈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
创办人 |
企业名称 |
上海 |
方举赞 |
发昌机器厂 |
广东南海 |
陈启沅 |
继昌隆缫丝厂 |
天津 |
朱其昂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民国初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民族企业与明朝“机房”相比,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中国民族企业发展两次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最快的两个工业部门和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出现了中外合资等新的经济形式,
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美、英国家政体比较
美国 |
英国 |
||
政体 |
总统制共和制 |
君主立宪制 |
|
国家元首 |
名称 |
总统 |
国王 |
产生方式 |
选举 |
世袭 |
|
任职 |
任期制 |
终身制 |
|
权限 |
有实权 |
无实权 |
|
政府 |
首脑名称 |
总统 |
首相 |
产生方式 |
总统任命 |
议会产生 |
材料二: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I(岳麓版)
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
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
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
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笼子”——白宫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2007月4日)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美国和英国两种政体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2)对照材料一,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政治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邦德国是怎样结束这一政治体制的?
(3)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4)综合上述回答,归纳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征税)。……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而均征之。……上用其言,因赦,令行之。
——《资治通鉴》
材料二: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凡额办、派
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
——《明史·食货志》
材料三:(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应令直省督、抚,将见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嗣后所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但将实数另造清册具报。
——《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九
材料四:山东布政使司所属州县卫所各项丁银,均摊入地粮内征收。
——《大清会典事例》卷二百三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确定征收赋税数量的原则和农民对国家的负担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它与材料四之间的关系。材料四所反映的赋税
制度其征收办法是什么?
(4)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在征收依据方面怎样的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①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视为非法权力。②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权利法案》1689年
材料二:本宪法所授之立法权,均属于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劝告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大总统有缔结条约之权。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三:立法权由共和国大总统、元老院、立法院共同行使。司法权以共和国大总统名义行使之。大总统有独创法律之权利。
———法国《1852年宪法》
材料四: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充分的多数同意。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开、延会、闭会权利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要职位及事务的领导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确立了什么政体?
(2) 材料二和材料三在权力分配上有什么差异?材料一和材料四在国王(皇帝)与议会关系上有什么差异?
(3)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述政权的阶级实质。